2月25日,首届OpenAtom开源基金会OpenHarmony技术峰会(以下简称技术峰会)以“科技构建万物智能连接”在深圳举办。本次技术峰会向外界分享了OpenAtomOpenHarmony(以下简称OpenHarmony)的最新技术、生态进展和行业实践。终端操作系统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本次技术峰会由OpenHarmony项目组技术指导委员会(TSC)主办,华为承办,润和软件、久联科技、软通动力、诚迈科技、优博讯共同支持。来自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的代表齐聚一堂,就操作系统的前沿技术、行业实践、生态建设等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为操作系统时代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智能万物互联,共绘OpenHarmony生态新时代。蓝图。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CEO余承东在开幕致辞中表示:OpenHarmony自2020年9月开源以来,在OpenAtom开源基金会的孵化和运营下,它得到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大力支持。在支持下,它已成为增长最快的开源操作系统之一,并正在成为数千个行业的数字化基地。我们期待更多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参与OpenHarmony,培养更多的操作系统人才。让我们携手共克时艰,打造行业领先的操作系统,构建万物智能连接的数字化基础,赋能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CEO余承东发表演讲。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主席孙文龙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在国家和多国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在多方力量的共同运作和共建下,OpenHarmony技术不断进化,生态不断繁荣。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将始终坚持“面向开发者的开源项目孵化平台、科技公益服务机构”的定位,秉承“繁荣开源事业,共享开源价值”的初衷source”,立足中国,面向全球,持续推动OpenHarmony开源项目蓬勃发展。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主席孙文龙发表演讲智能物联网时代呼唤新一代操作系统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正在迎来一个不断融合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智能万物互联新时代。随着智能设备数量的持续快速增长,更多碎片化、多样化的需求和场景不断涌现,这对新一代操作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陈佐宁在题为《面向新一代智能计算的操作系统结构研究》的主旨报告中展望了下一代操作系统。她指出,在新一代智能计算下,传统操作系统面临结构灵活性不足、智能机制不完善等诸多挑战。在此背景下,下一代操作系统需要在结构、机制、运行方式、抽象和表示方法等诸多方面进行优化和重构,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应用驱动,抓住时代机遇,努力在下一代操作系统技术生态中实现“变道超车”。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陈佐宁在现场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CCF开源发展委员会主任王怀民在主旨报告中表示:当前,开源已成为软件技术创新的重要模式,我国开源正在转型从“全员参与、融合”过渡到“蓄势待发”的状态,在操作系统领域,涌现出OpenHarmony等众多优秀的开源项目。未来,随着我国开源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我国的下一代操作系统有望率先出现。中国科学院院士、CCF开源发展委员会主任王怀民在演讲现场坚持技术创新,OpenHarmony引领下一代操作系统的技术方向。赋能水平持续引领下一代操作系统技术方向。技术峰会上,OpenHarmony项目组技术指导委员会(TSC)主席陈海波以“OpenHarmony根深蒂固、生机勃勃,构建万物智能连接的数字化基地”为主题,分享了OpenHarmony的技术愿景”。陈海波认为,操作系统总是伴随着行业的浪潮而诞生,推动着行业的发展。操作系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使命和技术特点也与那个时期的产业特点密切相关。智能万物互联时代呼唤新的操作系统基础。OpenHarmony的技术使命是为万物智联世界构建分布式、全场景协同的开源操作系统基地和生态系统。围绕这一愿景,OpenHarmony将秉承生态统一、开放共赢的理念,通过“架构解耦、灵活部署”、“自由流动、智能协同”、“极简开发、和一致的经验”。技术竞争力赋能千行百业。OpenHarmony项目组技术指导委员会(TSC)主席陈海波基于长期的操作系统实践和对万物互联趋势的研究,分享了OpenHarmony的技术愿景。终端操作系统十大技术挑战,呼吁产学界携手共克时艰。此外,OpenHarmony项目管理委员会主席任格林也分享了OpenHarmony的版本发展历程和丰富的API能力,重点介绍了OpenHarmony的内核架构、新的图形和窗口框架、分布式能力,最后宣布了OpenHarmony的演进OpenHarmony的系统功能路标。在开发者和共建单位的贡献下,OpenHarmony的技术竞争力不断提升。OpenHarmony项目管理委员会主席任格林在生态持续繁荣的地方发表演讲。OpenHarmony使能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生态相得益彰。OpenHarmony在技术不断创新的同时,生态也日益繁荣。技术峰会上,OpenHarmony项目组工作委员会主席侯培新分享了OpenHarmony社区的生态进步和未来展望。侯培新介绍,OpenHarmony体系的能力逐渐成熟,已有5100多家共建者、51家共建单位参与代码共建,累计产出近亿行代码。此外,在OpenHarmony生态委员会和OpenHarmony兼容性工作组的不断努力下,OpenHarmony正在多个行业中前行,产品商业化正在加速。截至2023年2月14日,已有28个软件版本、110款产品、100款开发板/模块通过OpenHarmony兼容性测评,覆盖金融、教育、交通、家居、安防等行业。OpenHarmony项目组工作委员会主席侯培新分享了OpenHarmony生态的进展。2023年,OpenHarmony还将深耕金融、教育、交通、能源、政务、安平六大产业,孵化制造、健康、广电、电信四大产业,持续赋能千行数字百业转型打造优质产业生态。开源共建,探讨下一代操作系统发展方向在本次技术峰会的圆桌论坛上,来自OpenHarmony开源基金会、OpenHarmony项目组技术指导委员会(TSC)、OpenHarmony项目管理组委会、高校、共建单位等嘉宾代表齐聚一堂,为下一代操作系统的发展建言献策。圆桌论坛对话嘉宾就操作系统的发展前景、技术特点、生态建设、开源共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都一致认为,以OpenHarmony为代表的分布式全场景协同操作系统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推进生态建设,积极拥抱开源,国产操作系统产业才能做强做大。此外,技术峰会上还发布了OpenHarmony大学科技俱乐部星光计划,并为参与该计划的12所大学颁发了纪念证书,以感谢他们为繁荣OpenHarmony学术生态所做的贡献。最后,技术峰会还感谢了参与终端操作系统十大技术挑战并做出特殊贡献的学界、产业界和科技界代表。OpenHarmony大学技术俱乐部星光计划感谢站点终端操作系统十大技术挑战方向特别贡献者感谢站点长期以来,操作系统一直被视为软件领域的“根基技术”,在在软件技术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只有不断创新突破根基技术,构建坚实的技术基础,国产基础软件领域才能蓬勃发展。相信以本次技术峰会为契机,在学界、产业界、科技界的共同努力下,OpenHarmony必将在万物互联的新时代抓住机遇,继续推动万物互联的发展。国内数字经济产业及基础软件。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