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Web前端 > HTML

MetaWork:加油,远程结对编程太爽了!

时间:2023-03-27 23:57:12 HTML

1。说到结对编程众所周知,结对编程(英语:Pairprogramming)是一种敏捷软件开发的方法,两个程序员在一台计算机上一起工作。一个人输入代码,而另一个人检查他输入的每一行代码。但是在真实的环境中,往往会有两个以上的人结对编程:所有的后端都围绕着前端来review代码。围绕前端进行产品/设计/测试重新设计。所以会发展成:很明显,这不符合疫情期间的预防规定。更何况,在当今的AB班和家庭办公室中,新手编码人员很难找到高手结对编程。2、远程结对编程的各种姿势那么,远程办公找人结对编程的方法有哪些呢?我给大家总结一下:视频会议和桌面共享。一个人讲解代码,其他人只能听着。git仓库是push和pull的,看评论就明白了。不说费时费力,还费电。在CodePen等代码分享平台上,发一篇给大家看看。说明这种方式既不灵活也不安全,基本局限于前端。直到看到CODING出品的MetaWork:瞬间对代码协作、多光标高亮产生了兴趣。实时预览,终端协同。内置留言板,边聊天边分享代码片段。内置视频会议功能让您只需一个浏览器即可与多人在线交流。微信+vscode+视频会议+CodePen?并查看我的试用分析。3、代码多人协作产品分析在各种网课中,其实是一种单向的知识传递,缺乏协作。老师打开了屏幕共享,他只能看到学生们的表情。学生需要打开双屏,边打边看。看不懂只能切换界面截图。需要打开几个软件才能实现录音/通话功能。很多时候老师认为学生听懂了,学生也认为自己听懂了。实际敲代码的时候到处忘,直播的回放往往需要等待系统生成。这样的效率显然是不够的。之前尝试搜索“vscode多人协作”,发现微软官方发布了一个:LiveShare:大致有以下功能:实时共享代码编辑,跟随其他团队成员的光标,协同调试代码共享,本地服务器共享终端,而且因为是国外产品,不是中文,交互有点草率。至少不看文档,花了十多分钟才勉强明白怎么操作。又因为是国外的外挂,在网上也是跌宕起伏。有些不习惯的味道。4.MetaWork体验在我看来,多人协作/结对编程的意义不仅在于工作中讨论和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帮助和成长更多的初学者。从LiveShare的整个体验和模式来看,对于新手来说,心理成本是相当高的,对于高手来说更像是一个招数。那么,让我们回到MetaWork的历程,感受一下这款产品的诚意。4.1发起人:注册需要登录https://cloudstudio.net/注册一个账号。支持CODING/微信/Github三种。到控制台生成空格(为了方便,我用的是官方的Vue模板)。开始协作。可以看出整个操作非常流畅,没有割裂感。与他人分享链接与LiveShare相比,人们发送它!邮件!件!顿时觉得MetaWork更接地气了。4.2被邀请人登录并打开分享链接->立即加入。这里有一个安全认证,以防止不明人士查看屏幕。..经赞助商同意。同意后即可进入协作界面。全程亲测,从加载编辑器到协同,不到10秒。进入如下状态可以看到对方的每一次击键都能清晰的观察到。2人以上时,每个光标不一样,容易区分。这就是所有代码协作将要设计的功能:实时共享代码编辑,跟随团队其他成员的光标。5.功能点:留言板一开始觉得这个留言板的功能有点鸡肋:微信没有它谁会走?但仔细想想:当我们在腾讯会议中需要分享屏幕时,操作者/观看者的视野并不在同一屏幕上。必须在不同的软件之间切换以进行通信会让人分心且不专业。用了之后感觉:真香!有一个很奇葩的功能:跳码引用。这样可以解决很多网课的痛点:即使打了注释,一不留神,还是会忘记这段代码在哪里。连聊天钓鱼都可以,老板还以为你敲代码是认真的(误。6.功能点:在线多人语音/视频步骤直接省视频会议。真正的远程结对编程就是这个头像同步有还没搞定,希望官方再接再厉,脑子里有个场景:多人同时在线修改代码,代码下能看到代码节奏...7.经验总结如果放在疫情之前,我觉得在线代码协作没有什么应用前景。但是如今,远程办公已经成为常态,在线课堂呈爆发式增长。电脑不在身边,需要购买第二台,CloudStudio+MetaWork很好的解决了环境不一致(多人打开同一个工作空间进行备份),需要多软件实现远程协作的问题,你只需要n只需一台iPad或任意一台电脑上的浏览器窗口,即可实现在线打字、多人协作、消息讨论以及音视频等所有远程办公功能。为什么不试试CloudStudio+Meta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