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码发展

欧睿国际连续十四次夺冠!海尔打造中国企业全球化样本

时间:2024-02-24 01:32:11 数码发展

提到全球化你会想到什么?近年来,可以明显感觉到,在谈论此类话题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涌入了大家的视线。

而且,一些企业已经走上世界舞台的中央,堪称全球化的杰出国际典范。

1月6日,全球权威研究机构欧睿国际发布的数据带来消息:2022年,海尔全球大型家电品牌零售额排名第一,实现全球连续14年蝉联冠军。

与此同时,海尔冰箱、洗衣机、冰柜、酒柜也继续稳居全球第一。

海尔冰箱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

01虽然这是一条艰难的路,但也是一条漫长的路。

回顾过去,中国品牌出海的浪潮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而出现的。

20世纪90年代,外资大规模进入中国,世界第四次产业转移开始迅速发展。

特别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取代日本,成为全球代工厂。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当时大多数企业都采取贴牌生产的模式在海外赚取外汇。

他们不需要承担风险,有稳定的收入。

缺点是没有核心技术。

在当时的条件下,OEM模式也成为了很多企业的首选,中国廉价劳动力的优势被嵌入到全球分工体系中。

这类企业也是人们对全球化的最初认识。

但与此同时,一些企业敏锐地意识到,代工产品永远是别人的品牌。

不管销量和质量有多好,他们仍然在为国外品牌打工。

为了让中国品牌登上世界舞台,一些企业选择了最艰难的道路——“走出去创品牌”。

海尔智能家居就是其中之一。

20世纪90年代,该公司正式启动国际化战略。

为了摆脱代工的命运,海尔智家坚持研发、制造、营销“三合一”本土化布局,努力突破外资的技术封锁。

但正是因为海尔智家做的是“本土业务”,所以把欧洲生产的产品卖给欧洲人,把美国市场的需求留给美国人解决。

不仅克服了能源、交通、原材料价格变化带来的压力,还可以注重本地化的售后服务。

这种多年的技术积累,让企业摆脱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生存道路,走上了创新驱动的轨道。

多年来,海尔智家通过并购和自建,构建了涵盖研发、采购、制造、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全球化运营体系。

如今,他们在全球拥有33个工业园区、133个制造中心、108个营销中心,建立了23万+销售网点,在全球赢得了10亿用户家庭。

这也体现在表现上。

财报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海尔智家海外收入同比增长8.7%,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2022年前11个月,尽管家电出口同比下降,但海尔智家在全球市场实现了快速增长。

在欧洲,家电市场销量下降8.8%,海尔销量逆势增长4.2%;在澳大利亚,双品牌海尔智家连续三年行业增速翻倍,高端增速超30%;在日本,行业销售增长缓慢,双品牌海尔智能家居增速远超行业8倍;在泰国,面对行业整体下滑的趋势,海尔智家逆势增长15%,成为市场前三。

如今,海尔智家海外业务已成为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原本“先难后易”的道路变成了坦途。

02 全球化的密码 笔者在研究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谈到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很多人不禁想起华为、阿里巴巴、小米等电子或互联网企业。

但事实上,在家电领域,中国企业的全球化也发展得很早,而且非常辉煌。

早在2020年,权威机构数据显示,中国白色家电制造量占全球56%,中国品牌白色家电海外市场占比约8.9%,其中海尔贡献率约71% %。

换句话说,中国每出口10台自主品牌家电,海尔就占7台。

今天,这个数字可能更高。

数据显示,目前海尔智家海外营收中自主品牌占比接近100%。

而且,海尔智家自主品牌在全球主要地区排名前五,是全球唯一的家电巨头。

这不禁让人好奇。

整个行业,不少品牌都在探索全球化。

海尔智家为何能脱颖而出?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全球化”的国际视野和超前布局。

海尔智家是中国最早尝试全球化、创建品牌的企业之一。

当行业普遍依靠OEM赚取外汇时,他们却坚持走出去,创立自己的品牌。

海尔智家认为,全球化不仅仅是出口商品,而是针对不同市场打造不同的本土品牌。

所以这些年来,海尔智家有美国的GEA、新西兰的斐雪派克、日本的AQUA、意大利的Candy……真正的全球化是这个品牌生态的全球化。

在打造全球高端品牌集群的过程中,海尔智家还锻造了成本、创新、品控、营销等全方位能力。

其次,它是“为世界”量身定制的差异化解决方案。

在俄罗斯,海尔智家根据当地用户的食物储存特点和零食习惯,专门开发了2米高的大容量冰箱。

在印度,海尔智家在冰箱上层设计了一个大容量冷室。

用户每天至少可以使用一次。

减少弯腰15次;在中东,海尔智家根据气候特点和用户需求,制造了可耐60度高温、25M超远距离送风的“热带空调”、可远距离送风的“冰柜”等特色产品。

即使停电100小时也不除霜。

” ;事实上,海尔智家专门针对农村用户开发了一款可以“洗红薯”的洗衣机……你可能很难想象家电可以实现如此精细的定制。

这背后,极其考验品牌的供应链能力。

在笔者看来,全球化企业要想成功,走出去是基础,能够真正为用户着想才是核心。

03 喝数字时代的“头汤”。

企业要想走好全球化之路,离不开产品和战略,更离不开趋势。

在我的研究中,作者发现当今行业至少出现了两种趋势。

一是基于场景。

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长和家电保有量的进一步增加,消费者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对家电产品的品质和包装有了更大的需求。

现在家里有了冰箱,我想拥有一台同样风格的空调、洗衣机、智能电视。

最好形成一个互动的生态系统。

另一个是数字化。

截至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45.5万亿元,占GDP的39.8%。

数字经济已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

积极拥抱数字技术已成为所有企业的必答题。

在这两大趋势上,海尔智家也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2020年,当同行还在沉迷于硬件单品进化时,海尔智家推出了三翼鸟,从原来的“卖单品”升级为“卖场景”。

三一鸟并不提供简单的智能产品,而是与装饰、建材、卫浴等家装企业合作,共同为用户打造完整、个性化的一站式定制场景解决方案,极大提升了家居体验,延伸了服务。

链,开放丰富的解决方案。

比如三鸟鸟的智能卧室,空调温度和空气都是最舒适的。

在智能卫浴中,智能热水器提供矿泉护肤解决方案,让你在家就能享受泡温泉的感觉……这种智能场景体验的背后是生态的支撑。

如今,海尔智家已构建了食联网、衣联网、空网、水联网、娱乐联网等开放生态系统,打造了行业最大的覆盖用户多种需求的智能家居场景生态系统。

在衣、食、住、娱方面。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有1600多家三鸟鸟体验店,服务238个地级用户。

2023年,三鸟鸟将全面布局3300+智慧生活体验中心,覆盖304个核心城市、1500个核心建材商圈。

与此同时,海尔智家多年前就开始了数字化探索。

早在2012年,海尔智家就实现了用户的数字化管理,2014年实现了客户运营的数字化,2018年实现了员工的数字化。

如今,海尔智家已经拥有数字化研发、数字化精益等一系列数字化平台。

数字化制造、数字化营销、数字化质量、数字化物流、数字化服务,建立了平台化设计、智能制造、网络化协作、个性化定制和服务。

数字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的全流程运营体系。

就在2022年11月,海尔智家入围全国首批“数字化试点”企业,并排名第一,成为数字化试点企业的标杆。

通过数字化,海尔智家实现了“人货市场”的重构,进一步降本增效,也提升了消费者体验。

不难想象,在即将到来的数字化时代,能够率先完成场景化、数字化的家居企业,极有可能在未来的全球化中占据先机,喝到“头汤”。

04 结束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品牌基本会经历三个阶段——品牌扩张:基本完成全球布局。

资源整合:体量持续增长,研发、产品、渠道等资源逐步整合。

深度协同:全球协同带动收入和利润同步增长,进入良性循环。

经过近20年的布局,以海尔智家为代表的品牌已经到了深度协同的阶段。

如果放眼20多年前的环境,去海外创建品牌无疑是一条冒险之路。

但从现在开始,海尔智家做到了,他扫清了一条原本艰难的道路。

纵观过去,海尔智家似乎一直在选择做“更难”的事情,无论是出海打造品牌,建立高端品牌卡萨帝,还是建立场景品牌三翼鸟。

或许俗话说——路虽远,行则至;路虽远,行则至;路虽远,行则远。

尽管事情很困难,但只要你去做,你就会到达目的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