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热销科技产品登陆海外荧幕,创新成为中国科技产业国际化新竞争优势

时间:2024-05-22 18:14:04 科技赋能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苹果秋季发布会。

这是科技圈的大日子,很多消费者都准备掏空钱包。

是时候迎接新手机了。

尽管苹果仍然是每年最受欢迎的智能手机,但在中国市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转向易用且价格不贵的国产品牌。

作为最受欢迎的消费电子品类,智能手机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科技行业的发展趋势。

经过多年用市场换技术,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海外大品牌的发展经验,成熟的中国本土科技公司终于开始靠自己走向金字塔顶端。

他们的动力从何而来?请听作者怎么说。

创新是中国创造蜚声海外的根本动力。

6月,几乎全球最大科技媒体的头条新闻都留给了OPPO和vivo。

本月,他们发布了两款内置机械升降结构的全面屏手机。

他们率先在国际竞争对手之前实现了“正面几乎全屏”的硬件设计,为市场提供了全新的选择。

此外,这两款手机的充电技术、拍照性能、指纹识别技术、人脸识别技术都不同程度地建立了良好的竞争优势,为未来占据舆论高地提供了充足的卖点支撑。

OV登上外媒荧幕两个月后,又一家中国科技公司再次成为科技圈的“头条收割者”。

8月24日,大疆创新在纽约发布了全新消费级旗舰航拍无人机Mavic 2系列。

Mavic 2专业版搭载了大疆创新与哈苏联合研发的哈苏L1D-20c航拍相机。

内置1英寸CMOS传感器,支持哈苏HNCS色彩解决方案,大幅提升便携式无人机的拍摄性能。

上限。

另一款定位稍低的Mavic 2变焦版,是首款在该尺寸航拍无人机上实现2倍光学变焦的版本。

这两款无人机极大拓展了消费级航拍的可能性,让不少专业摄影师直呼“买买买”。

无论是以技术为基础的大疆创新,还是最近才开始积极树立科技品牌的OPPO、vivo,这些成功案例都证明了创新对中国科技企业的积极影响。

依靠旧的方式来征服城市和领土已经不再可行。

很多人可能还记得,中国科技产业早期的发展其实是靠成本优势实现的。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中国科技企业并不是海外扩张的首选。

欧美消费能力突出,但东南亚市场人口众多,消费能力十分有限。

依靠成本换取市场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企业的发展速度受到市场规模的影响。

一旦市场份额达到较高水平,而无法通过创新激活新的市场需求,企业的发展也会陷入停滞。

顶峰。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曾经的山寨智能手机。

由于缺乏独特的卖点,这些山寨厂商在面对高性价比、创新功能的国产新品牌时,几乎毫无抵抗力,很快就被击败了。

最近一批中国科技品牌之所以在欧美消费电子市场赢得尊重,正是因为他们放弃了过去单纯依靠成本攻城略地的策略,转而投??入巨资为消费者提供意想不到的新产品。

功能齐全,设计新颖。

在中高端消费群体中,产品价格并不是决定他们是否愿意买单的重要因素。

相反,即使产品的价格超出人们的预期,它也能提供竞争对手所没有的实际卖点。

它可能会成为市场的新宠。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只有不断创新才是有抱负的企业应该做的事情。

创新领先应成为中国科技产业发展的最新战略《第一财经日报》创始人秦硕近日在文章中表示:“从“成本领先”到“效率领先”再到“体验领先”,中国企业没有输面对中国人,未来的挑战将是“创新领导力”,尤其是中国企业在这方面也取得了快速进步。

互联网行业的爆发,中国科技行业摆脱了单纯依靠降低成本实现创新的老路,事实证明,在用户体验和效率上有独特想法的中国互联网行业并没有浪费其巨大的市场。

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成功的互联网产业之一,在互联网产业的辉煌褪去之后,中国科技产业的下一个机遇应该上升到更硬核的技术创新。

目前,中国政府已明确发出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创新的信号。

今年8月29日,《深圳经济特区知识产权保护条例(草案)》正式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

该规定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令。

它通过极高的侵权和违法成本以及高效的争议解决流程,保护知识产权领导者的利益,促进科技公司之间的良性竞争。

市场方面,我们也应该期待看到更多像大疆Mavic 2、OV全面屏手机这样技术含量明显的新品。

通过科技创新,不断为科技行业树立新的发展标杆。

“创新”是中国科技产业持续获得市场尊重的最重要因素。

有技术实力的厂商可以持续投入研发,通过技术专利锁定来盈利。

除了技术创新之外,服务、品牌等商业模式的创新也可以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场表现。

“创新”能够给企业带来效益,让行业和消费者受益,最终为我们所有人创造更加美好的科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