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世界交通大会上,高德地图与阿里云发布城市大脑智慧交通战略,拯救路怒症。
城市大脑·智慧交通公共服务版也首次亮相,首批在国内50个城市落地实施。
预计每次出行平均可以节省用户10%的时间。
据了解,高德地图与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合作,对北京信号灯配时进行优化。
实际应用后,机动车过鹿后平均延误下降了6%,停车比例降低了3%。
原来的红灯时间太长了。
,解决信号光配比不合理的问题。
此外,高德地图还与同济大学团队合作,推演了上海南北高架交通需求的时空分布。
通过整合互联网交通大数据,针对各路段交通状况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将提高10%。
高德地图还将建设智能管理平台,实现高速公路管理智能化、运营高效化、服务品质高化。
智能标志(引导屏)让高速公路更安全,动态调度让高速公路更畅通,智慧服务区、智慧信息广播实现高品质的用户出行服务。
与此同时,高德地图首次发布并使用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锥体”产品。
与高德地图行车导航应用对接,实现端到端全自动化发布。
它采用导航语音提示,让用户放慢速度并使用高德。
地图的高渗透率提高了车辆和驾驶员对动态道路事件的感知,大大降低了佳通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同时提高了用户出行效率和安全性。
高德表示,这些成果未来将以模块化算法的形式逐步成为城市大脑和智慧交通的标准功能。
城市大脑智慧交通公共服务版将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首批50个城市上线,预计平均为用户每次出行节省10%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