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码发展

创新成果一路走来,知识产权保护助力华为P60 Pro形象升级

时间:2024-02-20 17:37:59 数码发展

7月13日,华为在深圳华为总部G区旗舰店举办2023年创新与知识产权论坛。

本次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论坛,华为本着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推动专利和技术的合理保护和共享,从而推动行业创新发展。

活动上,华为正式总结了自己的技术创新,归纳为5大代表。

它们分别是:5.5G、音视频双Vivid、智能车载GOD网络、智能手机十档可变光圈&非牛顿流体屏。

、运营优化技术。

在华为此次公布的五大创新技术代表中,“智能手机十档可变光圈”可能是大家最熟悉的技术之一。

此前,这项技术首次出现在华为手机上时,曾一度引起影像爱好者的轰动。

广泛关注。

据悉,该技术基于华为此前申请的“一种可变光圈结构、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专利,将于2022年下半年在华为Mate 50系列上开始量产。

这是首次在业界率先在手机上采用类似的设计,也是华为在手机上的又一突破性创新。

目前,市场上已有采用可变光圈技术的产品,主要是华为系列旗舰机型。

其中,华为P60系列于今年上半年发布,是华为在移动影像领域探索的最新成果之一。

十级可变光圈:手机摄影的光圈革命,引领超乎想象的图像传统相机配备更大的镜头,人们可以手动或自动调节光圈。

如果想要获得像单反镜头一样的自然景深效果,就需要厂商在手机上安装可变光圈。

虽然此前也有一些手机厂商推出了配备可变光圈的手机产品,但两档可变光圈的适用场景非常有限。

要真正在手机上实现媲美单反的多档变光圈,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存在很多问题。

有技术难度。

华为在影像领域深耕多年,并率先将多档可变光圈商用化,这是其研发实力和技术积累的最直观体现。

以华为P60 Pro为例。

支持十级可变光圈,最大光圈达到F1.4,最小光圈F4.0。

在拍摄人像照片时,用户可以选择开启F1.4的大光圈,这样可以给手机本身带来媲美单反的景深和自然虚化效果,这样可以进一步营造出良好的拍摄效果。

拍摄气氛并突出人物主题。

最终呈现出来的是一张观感极佳的人像照片。

拍摄夜景时,大光圈可以带来更大的进光量,有效降低手机拍摄夜景时产生的噪点,提供出色的画面纯净度,保留丰富的暗部细节。

通过华为P60 Pro,用户始终可以记录世界最真实的一面。

F4.0的小光圈适合光线充足的多人拍摄,让景深再次扩大,保证前后人物清晰。

拍摄花朵时,您还可以更好地看到花朵之外的背景。

华为P60 Pro人像样张超聚光夜视长焦:远近清晰,手机长焦无禁区。

当然,可变光圈并不是华为P60 Pro机型的唯一影像创新。

该技术被安装在华为P60 Pro的主摄像头上。

同时,华为P60 Pro还拥有超聚光夜视长焦摄像头。

这款镜头在长焦弱光摄影方面实现了革命性的突破。

无论距离还是曝光时间,这款镜头都能实现相当清晰的成像效果。

远至天上的明月,近至可爱的宠物,清晰、锐利、独特,都是这款镜头所能产生的效果。

以下图为例。

如果用户想要获得“超级月光”,只需专注于构图并按下快门按钮即可同时清晰地显示夜景和月光。

远处的月亮与近处的风景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大气感。

完整的画面也更多地展现了摄影师的艺术表现力。

华为 P60 Pro 夜景样张 华为 P60 Pro 宠物样张 然而,为华为成像能力带来长足进步的“十级可变光圈”技术,其实只是华为众多创新中的冰山一角。

毕竟,这只是本次论坛五大创新的代表。

其中之一。

长期以来,华为始终坚持坚持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的信条。

几十年的持续投入,让华为成为了土山水塘。

据悉,华为是2021/2022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和欧洲专利局专利授权量排名第一的公司,也是2022年中国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全球排名第一的公司如此亮眼的业绩与华为庞大的研发投入密不可分——2022年研发支出将超过1600亿,近十年的研发支持将超过9700亿。

十年之内,近万亿元的研发投入堪称“高强度”,而这种投入也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把目光转向产品,过去一年,新技术在华为手机上得到商用。

除了上面提到的可变孔径技术外,还包括昆仑玻璃、北斗卫星通讯等。

这些技术在有效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相关专利也成为华为的知识产权,从而形成“投入--创新”的良性循环。

回报-再投资”。

目前,华为已经实现了这一目标,其他企业获得了先进技术,华为也获得了应有的回报,行业也通过这次交流取得了进步。

专利费是华为创新的结果,而不是目的。

合理的收费也有反作用,有利于创新,有利于推动技术在行业的广泛应用。

这些成果势必成为华为手机走向未来的基石,就像前面提到的“可变光圈”一样。

在技??术研发和产业合作的征程上,华为也将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不断突破手机技术创新瓶颈,驱动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