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至24日,第十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暨第四届中国气象装备与服务展览会在广西南宁举办。
本届展会以“发展海洋气象科技,服务一带一路战略”为主题,重点展示我国在气象海洋领域最先进的探测技术和装备,以及气象与海洋领域的先进技术和装备。
全球气象服务平台墨迹天气亮相展会,展示了墨迹天气的天文计划、旅游景观预报等气象服务产品,众多出席展会的各国政府领导和企业代表。
对墨迹天气展示的气象服务表现出浓厚兴趣,并与创始人先生、墨迹天气首席执行官金犁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
据介绍,目前中国已与东盟多个国家建立了跨国技术合作网络。
合作成员数量已达10个,覆盖东盟10个国家和部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并联合启动了“中国-东盟科技伙伴计划”,旨在在东盟领域开展创新合作中国与东盟在科技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气象科技合作也方兴未艾。
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提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健全气象灾害监测体系。
近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应急管理部副部长郑国光在防灾减灾新闻发布会上也强调,国家做好农村贫困地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点任务,必须进一步加强灾害监测预报预警。
信息发布建设。
墨迹天气积极响应国家倡议,整合基于互联网的社会观测数据,将传统气象与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利用图像识别、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构建“互联网+气象”商业生态系统。
并在与河北省防灾减灾中心等国家政府机构合作的同时,推动国家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增强公众防灾减灾意识,保障群众生命安全。
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
本次展会,墨迹天气围绕“服务一带一路战略”主题,重点展示了旗下气象服务平台石景社区旗下的“天守计划”产品。
据介绍,墨迹天气风景社区于2015年上线,作为国内最大的实时天气社区,每天上传约30万张天气照片,天气图片资源总量达到十亿级。
由于气象、物理传输等不可抗力因素会造成天气播报的延迟和滞后,墨迹天气场景功能可以解决实时天气播报的问题。
用户上传的图片都会带有基于LBS定位技术的位置标签,地理位置会显示当时的本地位置。
天气。
利用定位和图像识别技术,用户上传到石景社区的图片,在墨迹天气中添加了世界各地的天气修正器。
后台智能识别可根据照片信息自动修正天气信息,真正实现UGC辅助PGC和PGC引导。
UGC 的良性循环。
海量实时、真实的天气图片等数据,通过墨迹天气的技术分析和个性化挖掘,不仅解决了天气数据不准确的问题,还进一步细化了天气处理,实现准确的天气预报。
此外,墨迹天气于今年9月正式启动“天守计划”,成为国内首个气象灾害图片实时采集平台。
当用户所在地区发生暴雨、内涝、山体滑坡、泥石流、暴风雪、冰雹、台风、大风、沙尘、大雾等气象灾害时,可以进入墨迹天气天守频道拍摄或上传真实气象数据。
- 时间天气图片。
墨迹天气的“天守计划”鼓励用户拍摄并上传身边的灾害天气图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采集到的海量实时、真实的天气图片进行识别,为国家防灾减灾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支撑,主要为气象、环保、应急减灾、水利等政府客户提供服务。
与此同时,早在年底,墨迹天气就开始利用自身“气象技术”优势,率先部署B端企业级和G端政府级气象服务,大力发展气象业务领域。
物流、航空、农业、电力、零售等行业都与天气密切相关。
墨迹天气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和智能建模技术,为企业和政府机构提供最佳运输路线和最优配送方案,从而大大降低风险和损失,帮助企业根据销售数据制定和优化生产和销售计划。
各个地区和当地的天气大数据。
截至目前,墨迹天气已获得国内大部分外卖行业的气象服务订单,并覆盖航空、物流、电力、零售、保险、汽车、智能家居等行业的气象服务。
未来,墨迹天气将继续发挥气象服务核心优势,为“一带一路”国家和东盟地区提供更多气象服务,让气象赋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