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新家电都被贴上了“智能”的标签,铺天盖地的智能化宣传让产品充满了科技感,冰箱行业也不例外。但什么是智能冰箱呢?如何判断一台冰箱的智能化程度?额外的屏幕真的能让它变得聪明吗?消费者在购买智能产品时常常会有这样的疑问。 2020年3月1日,GB/T 37877-2019《智能家用电器的智能化技术 电冰箱的特殊要求》(以下简称智能冰箱标准)正式实施,消费者疑惑的这些问题得到了解决。该标准明确了智能冰箱的定义和性能要求,并提供了智能检测和评价方法。
海尔、美的、海信、美菱等品牌参与了该标准的起草工作。 “智能”标签不能再乱贴 从冰箱的发展趋势来看,智能化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各大品牌都加大了对智能冰箱的创新投入。但由于缺乏相应的规范和统一标准,很多智能冰箱实际上只能实现手机遥控、在线听音乐电视剧等基本功能,无法为用户提供主动调温等更好的智能体验。调整和定制食谱。
。 智能冰箱标准明确定义:智能冰箱是指采用智能技术,具有感知、决策、执行和学习能力(包括学习成果应用能力),并综合利用这些能力的冰箱实现特定的功能。在智能冰箱的要求方面,标准从温度控制、自动结霜、食材管理、故障报警、在线升级、第三方应用服务六个方面明确了智能功能的作用。 该标准不仅规定了“冰箱应通过智能技术自动优化调节”的温度要求,还明确了食品识别和新鲜度管理能力的要求和评价方法。
基于食材的基本保鲜功能,对冰箱的智能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美的智能冰箱负责人表示,这也意味着未来不符合标准的产品将无法再声称“智能”,以免误导消费者。
同时,该标准还对产品网络连接安全、用户信息数据安全等方面进行了规范,让用户不再担心信息泄露等安全风险。 该标准是全球首个智能冰箱产品标准,因此起草过程中各项要求的评价方法存在较大差异。美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各品牌智能冰箱的技术储备各不相同,产品也存在较大差异。在没有其他标准可供参考的情况下,很难得出一致的结果。
最终,秉承推动行业发展的目标,该标准对智能冰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一些企业来说在技术上有一定难度。 “智能技术发展迅速,标准的制定必须具有前瞻性,同时也要考虑现实,才能推动智能冰箱行业的发展。”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明确了冰箱智能化水平的评价方法 此外,为了促进冰箱智能化发展,标准还明确了冰箱智能化水平的评价方法。冰箱的智能化水平评估包括两部分,即智能功能效果和智能能力。 冰箱智能功能总分为100分。测试项目包括温度控制(15%)、自动霜(15%)、食材管理(25%)、故障报警与分析(15%)、第三方应用服务(15%)。
各测试项目智能功能效果的评价维度包括实用性、便利性、舒适性和真实性。 冰箱智能能力总分也是100分,数据处理与交互能力、语音识别能力、虚拟动画能力、智能场景选择模式、图像识别能力、视听功能等11项智能功能分别进行评价。冰箱智能化功能效果(70%)与冰箱智能化能力(30%)的加权平均值直接体现了冰箱的智能化程度。 《电器》记者发现,虽然名为分级评价方法,但标准并没有对冰箱智能技术的应用进行分级。
一般来说,国家标准《智能家用电器的智能化技术通则》将智能家电技术的应用级别分为5个等级,其中1级为最高等级。但现已废止,不能再使用。
某标准起草人表示,该标准可以与《家用电冰箱智能水平评价技术规范》团体标准配合使用。该组织的标准根据智能程度的分数对冰箱的智能程度进行分级。
同时,智能冰箱的标准等级评定涉及到一些指标的测试方法,也可以按照团体标准的要求进行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