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码发展

仅智能安检系统就有58套, “凤翼”N个第一

时间:2023-12-20 12:09:36 数码发展

大兴国际机场一期拥有58套智慧旅客安检系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化物流技术、物联网技术、信息集成技术等高新技术。   还有不到3个月的时间,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将正式通航。

大兴国际机场应用了多项智能新技术。未来,旅客将体验“刷脸”安检、全流程自助值机、行李追踪等新服务。其中,北京首都机场航空安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旅客安检系统、同方同方威视生产的国际领先的安检设备、合众创强的北斗导航室内外定位系统等均为新技术。

来自北京。北京创新成果的落地,正在助力“凤凰”形大兴国际机场腾飞,成为全球超大型智慧机场的标杆。

  新闻记忆  19个平台、68个系统引领民航智慧出行  记者从民航局获悉,大兴国际机场在智慧新技术方面重点建设19个平台、68个系统实现对机场所有区域和业务领域的覆盖和支持。大兴国际机场自助值机设备覆盖率预计达到86%,自助值机设备覆盖率预计达到76%。安检通道引入了人脸识别等新型智能技术,让旅客从进入航站楼直至登机全程办理登机手续。

入口处可实现全程自助、无纸化通行,大大提高通行效率。   大兴国际机场全面采用RFID行李追踪技术,可实现旅客行李的全流程追踪管理。旅客可以通过手机APP实时了解行李状态,有效缓解旅客等待行李的焦虑。大兴国际机场还建立了统一的运行信息数据平台,纳入相关单位的系统数据信息,融合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全面掌握航班运行状态和地面保障信息,实现信息精准管控、运行智能决策- 提高机场运营的整体效率。

   以空管指挥为例,大兴国际机场将在全国率先实施先进的地面引导系统。该系统将自动识别在跑道和滑行道上运行的飞机的潜在冲突,发出预警,并自动滑行飞机。路线规划和地面照明指导。

大兴国际机场还可以自动排序进出港航班,减少飞机盘旋和跑道等待,合理分配空域和机场资源。   无纸化登机  “刷脸”通行证+即时托运行李  旅客可自行刷身份证,只需通过两门自助验证闸机即可。

人脸识别机可以自动完成验证过程。比对通行证,确保是该旅客进入登机口。

这种“科幻”式的“刷脸”将成为大兴国际机场安检的标准模式。   传统安检模式下,即使旅客使用电子登机牌,也必须打开手机让安检人员确认检查。大兴国际机场智能安检系统与机场出发系统直连。旅客只要一开始通过登机口时刷一下证件,系统就可以自动检索旅客信息,无需出示登机牌。

此外,双门闸机配合人脸识别,还可以防止漏检或其他乘客跟踪。   不仅如此,随身携带的行李也会与旅客进行精准匹配,避免拿错行李。由于行李篮底部有一个“芯片”,并且在投放位置有一个读取器,因此当行李篮放在传送带上时,系统会自动启动。同时,传送带侧面的摄像头动态捕捉人脸,然后将行李信息与乘客绑定。

一旦一件行李出现问题,就会被分拣到单独的区域,不会耽误其他旅客的通行。您将不再听到开包者询问“这是谁的行李?”而且安检过程也会更快。   据悉,大兴国际机场一期共有58套此类智能旅客安检系统,覆盖所有普通旅客安检环节,所有通道联网运行,所有旅客安检信息集中存储。这是如此大规模的智能旅客安检系统首次在国内机场应用。

  “智能旅客安检系统是为了减少安检过程中对旅客的干扰,实现安检又好又快而开发的,同时也是机场的前端和核心系统实现‘无纸化’。”北京首都机场航空安保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鞠雷表示。

  记者了解到,在大兴国际机场,旅客从值机、安检到登机的全流程,一张身份证即可完成。无需纸质登机牌,轻松实现“无纸化”出行。

  在这套安检系统中,乘客将接受多次人脸扫描,摄像头识别速度快、准确率高。    “刷脸技术的难点在于特殊环境、特殊要求下的人脸识别算法,光线、灯光等因素都会有影响,我们测试的成功率大于99%。”鞠雷介绍,人脸识别算法必须根据不同机场的环境进行调整。没有一种系统能够应对所有场景。

例如,首都机场的设备无法复制到大兴国际机场。必须根据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光线和灯光的具体情况进行调试,否则会影响识别精度。   信息集成技术的另一个重要用途是“回溯”。以往,如果航班出现异常,需要查看旅客信息,必须先查询机场监控,根据登机时间等信息缩小目标范围,找到对应旅客,然后进行检查检查基于行李一般特征的图像。

。在这种“笨拙”的模式下,搜索机上数百名乘客的信息往往需要几个小时;配合智能旅客安检系统,只要一键输入航班号,即可“秒查”所有旅客和行李信息。  大兴国际安检设备安装现场机场内,记者看到,行李传送带前端有四个篮位,后端延伸出两条分拣线,正常行李在最靠近乘客的一侧,另一侧则是可疑行李。系统会告知可疑行李属于哪位乘客,开包者直接致电该乘客即可。

同时,行李篮根据传送带上前后距离自动调节传送速度,空篮也能自动返回。   “4个篮位,总长14.5米。

这是通过理论分析、实际模拟和工程验证为大兴国际机场设计的最优模型。该通道平均每小时可通过260人,而传统安检通道每小时仅可通过160人,效率提升60%,能源消耗和噪音大幅降低。

”鞠磊说。记者还注意到另一个细节,大兴国际机场的安检地板不是与出发厅地板一样的大理石,而是铺有PVC地板。

“这是国内机场首次使用PVC地板,因为未来安检趋势需要脱鞋,PVC材质更舒适,降温隔热。”鞠磊说。   据悉,智能旅客安检系统建设项目组于12月底正式进驻北京大兴国际机场2018年,历时6个月完成58套系统建设,共投入60余人安装调试,9月底大兴国际机场通车时,北京首都机场航空安保公司有限公司将投入约2000人用于安检。   “毫米波闸”智能识别  旅客两秒通过安检  无需安检人员“搜身”。

旅客通过“安检门”仅需2秒,携带的违禁物品将无处藏身。形状。

据悉,全球最先进的智能人体安检设备“毫米波门”将在大兴国际机场率先测试应用。   智能人体安检设备“毫米波门”可以替代人工手工检查。旅客只需停留2秒即可通过安检。

  在机场传统的安检流程中,乘客要通过一扇金属门,然后接受类似于“搜身”的人工检查。有了“毫米波门”,这些就被省略了。

乘客进门后??,设备会向人体发射毫米波,利用毫米波全息成像原理,测量人体反射的毫米波,从而识别人员携带的物品。   “传统人工检查时间较长,‘毫米波闸’只需旅客停留2秒即可检查其携带的违禁品,这种非感官检查方式更受欢迎。”对于该设备的研发,制造商同方同方威视高级副总裁李远景解释道,与金属门的人工检测相比,“毫米波门”的检测更加全面、高效。

  很多旅行者肯定会问:毫米波对人体足够安全吗?李元景表示,与X射线人体检查技术相比,毫米波没有电离特性,对人体无害。它们将是未来世界人体安检的主流。技术。

同时,乘客也不用担心隐私问题,因为机器使用人工智能识别图像,工作人员只会看到人体相应部位标记有可疑物品的玩偶图像。据悉,新型“毫米波门”将首先在大兴国际机场安检通道试行,目前尚未确定是否全面实施。  值得一提的是,大兴国际机场的托运行李安检也采用了业内最先进的安检流程。已在所有离岛安装CT安检设备。

CT型安检设备对托运行李进行100%自动检出爆炸物。该设备可实现三维图像人工智能识别和自动报警。单台设备每小时可通过1800件托运行李。

“以前,X光机多用于托运行李的安检,CT安检设备只起到辅助作用。CT设备广泛采用后,可以解决二维码部分不清晰的问题。”使用传统 X 光机进行安全检查时图像被遮挡。

”李元景解释道。     大兴国际机场安装了27台CT型安检设备。所有托运行李在经过该设备时都会自动检查,最大程度地保证机上旅客的安全。   同时,大兴国际机场托运安检设备全部采用在线运行模式。

行李从托运、安检到开箱复检的整个流程自动传输,无需人工搬运,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工作强度,让安检更加便捷。不再成为业务瓶颈。

  大兴国际机场未来的安检人员对传统的X光图像已经非常熟悉,但对于CT设备图像尤其是三维图像的解读却不可避免地感到陌生。针对这一情况,为了让安检人员提前熟悉真实的图像判读场景,同方威视首次推出了基于云技术的培训工具,让安检人员能够完全沉浸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分析大量真实CT三维图像。

图练习。当“凤凰”起飞时,安检人员将能够从容不迫地适应新的安检系统。   个性化导航  行李精准定位  作为全球最大的机场之一,大兴国际机场将利用北斗技术对其室内外工作人员和行李车辆进行高精度定位。在近日开幕的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上,北京合众思壮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该公司正在大兴国际机场建设用于行李分拣的北斗导航室内外定位系统。

未来,行李分拣将更加智能、更加快捷,这也是国内第一个实现高精度室内外定位的大型机场。   河中强新机场项目经理张浩表示,新机场在一期建设中应用了UWB(又称超宽带)高精度室内定位系统,这在国内尚属首例。

UWB作为一种新兴的室内定位技术,可以利用定位标签向定位基站发射脉冲信号,实现室内精准定位。新技术的推出将使大兴国际机场未来能够对室内人员和车辆进行可视化监控和管理,并为每位旅客提供定制化的导航和服务。   对于大兴国际机场这样的大型交通枢纽来说,室内定位的需求极为迫切,尤其是行李托运。在传统机场,行李托运监管一般是在值机柜台记录,然后通过行李拖车送到飞机最终目的地机场的行李中转处,等待旅客领取。

在这个过程中,查询行李的具体位置和信息比较困难,存在很多盲点。这很容易导致行李处理不当、丢失且难以找回。   在大兴国际机场,从行李托运开始,就实现了行李轨迹的实时共享和精准定位。

总之,新机场的每辆行李车都将配备北斗导航定位装置。这样就可以准确掌握行李车在运行过程中的实时定位。 “在新机场数万平方米的分拣大厅里,将会有400多辆行李车。

在繁忙的运营中,北斗技术可以帮助这些车辆更加有序、高效地运行。”张浩说。   机场室内定位应用的主要场景是行李分拣大厅,里面布满了条状全自动行李传送带,内部信号严重遮挡。但UWB具有较强的抗干扰和穿透性能,特别适合环境复杂、遮挡严重的场景。

大兴国际机场的UWB室内定位可以实现30厘米左右的定位精度,完全可以满足精准监控的需求。   同时,系统还会配合每件行李上的编码,实现每件行李的实时定位和追踪。这样,行李分拣就可以更加高效。 “配备北斗导航技术,未来旅客将能够更快地拿到行李,行李丢失的情况也将大大减少。

”张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