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码发展

北京:明年重点区域建设5G车联网,自动驾驶可试运营

时间:2023-12-19 22:37:07 数码发展

北京市未来四年智能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发展行动计划出炉。市经信局近日公布《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19年-2022年)》。行动计划提出,积极推动北京成为5G车联网重点示范应用城市,2020年完成重点区域5G车联网建设,推进燕山等高速公路智能化网联环境、监测评估高速公路、京雄高速公路、新机场高速公路。

环境建设、智能网联专用车道指定。   智能网联公交专用道试点建设  事实上,未来四年的行动主要围绕“车、路、云、网络、地图”五个关键要素。   在“车”方面,四年来,我们将强化自动驾驶技术能力,推进“汽车大脑”生态建设,构建新型整车制造体系,加快L3、L4级新能源汽车量产。汽车,吸引全球优势产业和技术资源。

在北京布局,形成智能网联汽车核心零部件规模化制造能力。   同时,本市将加快智慧路网设施建设,开展智慧路网改造,实现交通道路通信设施、视频监控设施、交通信号、交通标志标线智能互联,拥有感知整个路网以满足复杂需求的能力。车路协调需求。   记者了解到,我市将扩大高速公路、快速路等高速公路自动驾驶测试类型,推广燕山高速、京雄高速、新机场高速等高速公路以及城市主要环路、城市连接线等高速公路。

智能网联环境、监测评价环境建设,智能网联专用车道建设,智能网联汽车在指定路段试点测试研究。同时,结合冬奥会等具体场景需求,将在盐城高速及服务区开展自动驾驶、编队驾驶、摆渡接驳等测试,为自动驾驶应用做好技术准备在冬季奥运会上。

  根据规划,全市智慧网路道路里程将达到2000公里。与这些道路相辅相成的是建设全覆盖视频监控点,实现信号灯配时优化、车速引导、拥堵提醒等效率应用,并进行路边停车引导和计费、低速作业车辆(环卫车等)等。

)) 自动驾驶引导等综合协同示范应用。   另一个亮点是巴士。据悉,该市将开展智能网联公交专用道建设试点,实现公交到站时间精准预测,提升公交运输效率和乘坐体验;利用公交专用道闲置时段,建设一批智能网联公交专用道实验验证平台。   自动驾驶技术成熟,准备试运营  万众期待的5G车联网技术也有了时间表。

行动计划提出,积极推动北京成为5G车联网重点示范应用城市,到2020年完成重点区域5G车联网建设,形成连接汽车和云平台的车联网服务能力。   很多人关心的“自动驾驶载人作业”示范应用将稳步推进。据了解,本市将研究载人运营服务企业、自动驾驶车辆和乘客的信用评价机制,建立载人运营服务数据信息追溯和安全监管平台,支持技术成熟的自动驾驶汽车定时段、定区域运营。

,以及多个地点。载人试运行服务典范。

  另一个应用是物流和作业车辆的自动驾驶。本市加快将自动驾驶物流车、自动驾驶作业车纳入自动驾驶汽车开放道路测试管理,完善相关管理和技术规范;适时选择条件成熟的示范园区,开展智能道路交通系统建设,实现自动驾驶物流车、特种作业车和传统机动车辆分车道、分时间行驶,开展自动物流车试点示范将进行。

  示范区还将建设无缝网联交通系统,支持出行服务商开展分时租赁、智能公交、智慧停车、端到端等各类便捷出行示范应用定制。出行等一站式智慧出行服务,形成共享综合交通服务体系。

  智能网联汽车在冬奥会的全面应用  在这份行动计划中,还披露了我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的两大目标:2022年发展目标和中长期发展目标。   记者注意到,2022年发展目标中,冬奥会是一个关键节点。根据规划,该市将以冬奥会期间实现智能网联汽车综合应用为目标,加快技术突破和产品研发,加快新技术、新车辆上路推广,提高实用能力,提高技术水平。

标准、应用标准和安全标准。 ,基本完成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体系建设。   其中,在技术创新方面,我们突破了视觉传感器、雷达(毫米波、激光等)传感器、处理器芯片等关键核心器件的研发瓶颈,技术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梯队;在运营示范方面,我们形成了高效、安全的新一代智能交通应用示范体系,示范运营面积达500平方公里;在产业发展方面,还将打造国内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链和产业链,打造以智能制造、智慧出行为主体的产业集群。 ,带动京津冀地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制造和应用服务体系形成,全市智能网联汽车及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

  至于中长期发展目标,规划还透露,该市将用20年时间不断迭代升级,形成世界一流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打造智能交通新模式。智能网联汽车与智能交通深度融合。

打造最具活力的自动驾驶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安全、高效、绿色、文明”的智能网联汽车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