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表示将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这一政策将推动更多企业完成信息化和工业化。人工智能融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标志着人工智能的“下半场”已经到来。目前,语音识别和视觉识别技术首先在智能电视中得到应用。
基于该技术,智能电视被视为家电行业的下一个“窗口”。 7月9日,主打产品为电视的深圳市康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深圳召开战略发布暨秋季新品发布会,全面布局人工智能时代彩电行业,顺应时代潮流。发布会上还发布了康佳秋季新品,均融入了当下最成熟的人工智能应用。
通过充分拥抱和融合创新技术,巧妙构建自己的生态,他们将快速抢占市场先机。 智能电视演进成为家电行业下一个“窗口” 彩电行业正面临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创新带来的新机遇。一旦电视与这些创新技术融合在一起,你会发现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有很多事情会让你感觉不可思议。
在80后、90后看来,这款新品能够给他们带来更多新体验,成为他们生活中的新时尚。 80后、90后作为最早的互联网原住民,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高,具备一定的经济消费能力。他们最关心的不是产品的价格,而是产品背后的附加值。
过去,遥控器改变了用户与电视的交互方式;现在,人工智能增加了用户与电视之间的交互形式和体验,让电视更了解用户。 语音识别技术在智能电视上的应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语音控制,第二阶段是语义识别,可以实现智能联想等功能,第三阶段是远场语音,可以通过对话直接使用。控制电视或与电视进行通讯互动;应用视觉识别技术会自动识别用户身份,并通过大数据处理,直接推荐给用户经常观看和喜爱的视频或应用,从而触达千人。
影响。也就是说,智能电视利用视觉识别,智能地将视频或应用推送给用户,用户也可以随时进行对话,选择自己需要的内容。 康佳已完成产品与语音识别技术和视觉识别技术的集成。当用户使用康佳智能电视时,智能电视通过视觉识别技术确认用户身份,并会直接推荐用户喜欢的节目或视频。
用户还可以通过远场语音直接操作智能电视。 日前,工信部也表示,将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培育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新业态,推动产业智能升级,实现制造业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并重点支持人工智能。智能化应用于家电等领域。预计到2020年,智能电视市场渗透率将达到90%以上。
可以说,智能电视的进化不仅仅是普及和趋势的问题,而是通过电视与人工智能的深度结合,潜移默化地直接走进了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随着技术和应用的不断突破,产品不断完善。更新迭代,为消费者带来更多超强体验和附加值。 纵横布局,打造全链条智能电视生态 今年美国拉斯维加斯CES2018,电视展示主题除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外,大致分为智能战略路线和新型显示技术路线。
智能、清晰、大屏成为各大电视巨头的“必争模块”。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和人们对显示设备的实用性和观赏性的追求,显示设备逐渐向多功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高密度、高分辨率、节能、高亮度、大屏的发展方向倒逼各大电视品牌应用OLED技术、量子点、8K等显示技术。 此前,中国电子商会针对消费者对电视新技术的认知度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彩电市场流行的OLED技术、量子点、激光、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中,消费者认知度调查显示,人工智能达到38%,OLED达到22%,量子点网点达到12%,激光达到8%。
可见,智能电视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仅仅在某一项功能上表现突出并不能提供相匹配的竞争力。全面发展是各大品牌公司的核心。 康佳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常东在战略发布暨秋季新品发布会上提出,康佳将打造“产品+产业+平台”的纵横三维生态圈”,其中半导体产业和核心零部件将纵向构建。
行业。 目前,康佳已完成广东东莞、安徽滁州两大智能制造基地的布局。结合光电显示行业的发展趋势,康佳运用视觉定位、虹膜识别、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智能传感等技术。等先进技术和装备,通过建设工厂信息集成平台、智能生产平台和产品市场服务平台,打造智能工厂,构建产学研全过程智能协同的绿色智能制造新模式、生产、供销。
家庭物联网,巩固客厅“老大”地位 语音识别技术和视觉识别技术在智能电视上的应用,使其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接收设备。它与电脑、手机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它不具备手机、电脑的隐私性,不能随意移动。它是一款一直占据稳固C位的家庭共享产品。
因此,智能电视仍然是客厅的“老大”。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趋势,智能电视最终将成为整个家庭的智能互联网中心。目前,康佳电视已经支持IoT技术,实现全生态人工智能。 正如常东在接受采访时所说:“只要我们专注于产品、技术创新,专注于整个集团战略和电子科技战略的实施,我们就不会担心眼前的困难。
不会被眼前的困难所诱惑。”短期收益,我们将有信心获胜,赢得康佳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