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据应用 > HBase

HBase建表语句详解:如何指定列族和列的属性

时间:2023-07-02 21:03:04 HBase

HBase是一个分布式的、面向列的数据库,它可以存储大量的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数据。HBase中的数据是按照表、行、列族和列的方式组织的。在HBase中创建表时,需要指定表名、列族名和列名,以及一些与列族和列相关的属性。本文将介绍HBase建表语句的基本格式,以及如何指定列族和列的结构和参数。

HBase建表语句的基本格式如下:

其中,table_name是表名,column_family_name是列族名,后面可以跟一些与列族相关的属性,例如版本数、压缩方式、存储类型等。如果一个表有多个列族,可以用逗号分隔。例如,下面的语句创建了一个名为user的表,它有两个列族:info和contact。

在HBase中,列名是由列族名和限定符(qualifier)组成的,限定符可以是任意字符串。限定符可以在建表时指定,也可以在插入数据时动态生成。如果在建表时指定了限定符,那么该列族下只能有这些限定符对应的列。如果没有指定限定符,那么该列族下可以有任意数量和名称的列。例如,下面的语句创建了一个名为book的表,它有一个列族info,该列族下有三个限定符:title、author和price。

在上面的语句中,还指定了一些与列族相关的属性,例如版本数(VERSIONS)、压缩方式(COMPRESSION)等。这些属性可以影响HBase中数据的存储和访问效率。常用的属性有以下几种:

1.VERSIONS:指定每个单元格(cell)可以存储多少个版本的值,默认为3。如果插入数据时没有指定时间戳(timestamp),则会自动生成一个当前时间戳,并按照时间戳降序排列版本。如果插入数据时指定了时间戳,则会按照时间戳升序排列版本。

2.COMPRESSION:指定数据在存储时是否进行压缩,默认为NONE。压缩可以节省存储空间,但会增加CPU开销。常用的压缩方式有GZ(gzip)、LZO、SNAPPY等。

3.TTL:指定数据的生存时间(time to live),单位为秒,默认为永久。如果数据超过了生存时间,则会被自动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