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乔布斯在美国制造苹果电脑的尝试没有失败,或许特朗普今天就不用试图迫使苹果将iPhone组装供应链搬回美国。特朗普上任以来,为振兴美国制造业,一直力推苹果等科技巨头将生产线迁回美国。为此,他甚至不惜对中国征收惩罚性关税。彭博社上周写道,如果关税提高到25%。之后,苹果的供应链正在考虑将iPhone生产线迁出中国。▲富士康车间事实上,为了响应特朗普的号召,苹果在年初就宣布启动了2450亿美元的回美计划。Apple今年为美国劳动力市场增加了6,000个工作岗位,并于上周宣布耗资10亿美元建设新园区。▲特朗普发推称,苹果的资本回流计划是美国工人的胜利,但iPhone、iPad等主要产品的生产和组装仍需依赖中国等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苹果美制的结局或许在30多年以前就注定了。美国制造的苹果电脑是怎么变得一团糟的?20世纪80年代,戴尔、惠普、康柏等美国大型科技公司为了降低成本,将生产线从本土迁至亚洲等海外地区。但是苹果并没有这样做,因为乔布斯认为软件和硬件的发展必须紧密结合。因此,Apple没有关闭工厂,而是决定在加利福尼亚州、科罗拉多州和德克萨斯州等州开设新工厂来生产Apple电脑。1983年,一家生产Macintosh个人电脑的Apple工厂在当时的Apple总部对面的加利福尼亚州开业。据当时参观工厂的记者了解,工厂自动化程度很高,人力只占整个制造成本的2%。乔布斯对这里生产的Macintosh电脑非常自豪:“这是美国制造的机器。”工厂的装修也保持了苹果一贯的极简风格,墙壁统一刷成了白色。乔布斯希望建立一种类似于日本工匠精神的制造文化。苹果公司前电气工程师兰迪巴塔特回忆说:史蒂夫对日本的制造技术有着坚定的信念。日本人被誉为制造业的魔术师。我们的目标是拥有一家按时交货并拥有零缺陷零件的工厂。▲AppleMacintosh工厂内部但在工厂走上正轨之前,乔布斯在1985年被迫离开了Apple,这些工厂中有不少还保留了下来,但却成了乔布斯Apple生涯的一大败笔,给Apple留下了一个烂摊子。1988年,来自法国的自动化专家Jean-LouisGassée被时任苹果CEO约翰斯卡利任命为苹果产品总监,接手苹果产品的制造。在Gassée花了两天时间了解了苹果在加州的“高度自动化”工厂后,他发现乔布斯打造的美国生产线其实并不成功。Gassée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回忆说,在一个班次结束时,他拿起扫帚扫掉掉在生产线上的零件。Gassée认为“这真是一种耻辱”。直到1992年,美国的Macintosh生产线全部关闭,这些工厂始终没有达到乔布斯最初设想的产量,而90年代中期Mac电脑销量的暴跌也造成了库存激增,Apple不得不接受生产外包和本地制造梦想正式破灭。事实上,乔布斯离开苹果后,也曾投资1000万美元建厂,用于制造NeXT的个人工作站,但同样以失败告终。这两次失败也让乔布斯不再固执。重新掌舵苹果后,他任命来自康柏的蒂姆库克担任全球运营高级副总裁,苹果全球供应链布局开始。▲在富士康工厂做饭。目前,苹果供应链覆盖中国大陆、台湾、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中国供应商占比逐年提升。富士康所在的郑州市已成为“苹果城”。生产500,000部iPhone。上海火箭村的6万小镇青年生产了世界上一半的iPhone。事实也证明,硅谷非但没有将供应链外包影响产品开发,反而成为全球领先的工业和软件设计中心。而在苹果Macintosh工厂旧址,房价也涨到了110万美元。苹果想要在这样的地方设立生产线几乎是不可能的。让iPhone回到美国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众所周知,海外国家和地区较低的劳动力成本是苹果选择在中国等国家生产iPhone等产品的重要原因。特朗普想把iPhone送回美国组装生产。除了威胁要提高进口关税外,他还提供真金白银和奖励。去年,威斯康星州政府提供高达40亿美元的经济奖励,吸引富士康建厂。富士康在该州投资了100亿美元,创造了13,000个工作岗位。这是美国向外国公司提供的唯一一笔补贴。今年6月,特朗普还亲自出席了富士康工厂的奠基仪式,称赞“这座工厂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不过,这家工厂的主营业务是生产LCD液晶显示面板。随着苹果逐渐拥抱OLED屏幕,在富士康美国工厂建成后,LCD屏幕可能已经被苹果彻底抛弃。转折点。在当前的经济全球化格局下,要让iPhone回归美国,远比特朗普所说的容易。要知道为什么苹果不在美国生产iPhone,首先要看苹果为什么选择中国等国家生产iPhone。其实,这不能简单地用人力、土地成本低来概括。工人的操作技能和熟练程度,以及工厂对产品线的灵活调整,都是美国难以做到的。当然,政府的巨额铺路和廉价劳动力是中国吸引苹果的重要原因。《纽约时报》调查了富士康郑州工厂。这座拥有600万人口的城市现在被当地人称为“苹果城”,每天可以生产50万部iPhone。据报道,为吸引苹果落户,当地政府向富士康提供了超过15亿美元(约合103亿元人民币)的资金,用于建设电厂、员工宿舍等基础设施,还投入了更多资金超过1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90亿元)用于扩建机场并提供极为便利的通关手续。全球最大的iPhone工厂于2010年投产,当时郑州的GDP只有4000亿元。除了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外,中国拥有更多能够更好地完成任务的熟练工人。一位Apple高管估计,需要大约8,700名工业工程师来管理生产iPhone的200,000名装配线工人。Apple分析师预测,在美国招聘那么多合格的工程师需要九个月的时间。而在中国,只需要15天。中国工厂完成iPhone的生产需求也超出了苹果的预期。一位前苹果高管曾告诉《纽约时报》一件事:苹果在最后一刻更改了iPhone的屏幕设计,导致整条流水线都需要进行Retrofitting。新的屏幕面板在午夜抵达工厂。一名领班叫醒了宿舍里正在睡觉的8000名工人,每人发了一块饼干和一杯茶,不到半小时,他们就到了岗位上,进行了12小时的轮班。他们将每个新屏幕镶嵌到面板中。在短短96小时内,该工厂每天生产10,000部iPhone。这位前苹果高管这样评价中国生产线工人:“他们的速度和灵活性令人难以置信,没有一家美国工厂能比得上。”凭借优质低价的服务,中国供应商也越来越受到苹果的青睐。重用。根据苹果2018年度供应商200强榜单,中国大陆的供应商数量从去年的27家增加到34家。此外,台湾的供应商数量最多,有51家。相反,美国的供应商数量有所下降。▲2018年苹果供应商分布情况。图片来自:宁南山苹果称,这200家供应商占据了苹果2017年全球原材料、制造和组装支出的98%,也可见苹果对中国供应商的依赖。除了中国供应商数量增加外,在苹果产品最重要的六大零部件(显示面板、半导体器件、摄像头模组、功能器件、被动元件和结构件)中,涉及的中国供应商数量从去年的三个类别。今年5年级。2012年,苹果宣布中国大陆只有8家供应商。从目前的增长态势来看,虽然特朗普一直在鼓吹“美国制造”,但苹果在中国等海外供应链的布局持续有增无减。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中国供应商甚至会威胁到美国在半导体领域的领先地位。这也被认为是特朗普不惜一切代价要挑起中美贸易战的原因之一。在美国生产iPhone可行吗?如果真有必要在美国生产组装iPhone,可行吗?《麻省理工科技评论》通过三个选项进行了分析:全球采购原材料,全球生产零部件,美国组装全球采购原材料,美国生产零部件,在美国组装美国提供原材料,美国生产零件,美国组装。据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分析,第一种解决方案将使一部iPhone的生产成本增加30-40美元。除了美国的人工成本较高外,主要是需要支付较高的物流成本。这已经是三个选项中最便宜的了。如果苹果仍然在美国生产零部件,成本将至少增加100美元。以iPhone的高性价比组件屏为例,生产主要外包给三星和台积电,工厂集中在亚洲,美国工厂无法满足产能需求。▲iPhone各部件的成本结构是生产原材料的先天条件。手机的生产需要各种稀土材料。例如,iPhone铝合金外壳所需的铝土矿在美国是不存在的,目前全球80%的稀土供应来自中国。由此可见,从手机原材料的供应到生产组装,不可能完全在一个国家完成。同时,为了提高效率和节约成本,供应链也具有集聚效应。当组装产品的工厂都集中在一个区域时,生产零件的供应商也会靠得更近。为苹果提供大猩猩玻璃的康宁公司几年前将大部分生产线从美国转移到日本和台湾。康宁***财务官JamesFlaws表示:我们的客户位于台湾、韩国、日本和中国。我们可以在这个国家制造玻璃并将其运出,但这需要35天。我们也可以空运,但费用要贵10倍。所以我们在装配厂附近建了自己的玻璃厂,那些工厂都在国外。目前,苹果的供应链集中在东亚地区。中日韩供应商数量占全球近70%,形成强大的规模效应,大规模转移并不现实。因此,如果特朗普真的想让苹果在美国生产iPhone,除了说服苹果之外,他还必须想办法将整个生产和组装供应链搬到美国,最终培养出大量的技术工人。.富士康目前在威斯康星州。面临招不到人,不得不从中国派遣工程师的困境。在美国制造苹果产品似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题图来自:iFix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