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建设网络安全,维护国家安全,专家说这才是出路!

时间:2023-03-15 13:53:40 科技观察

今天(4月15日)是我国第五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参与和宣传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据悉,今年活动的主题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方式。”其中,“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两个概念引人关注。那么,什么是“传统安全”?什么是“非传统安全”?其实,“传统安全”就是我们常说的“军事安全或政治安全”,主要是指由政治和军事因素引起的相关安全。问题;其他因素引起的,统称为“非传统安全”。也就是说,是否与政治军事因素有关,是区分“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重要依据。对我国来说,虽然近年来“传统安全”的重要性依旧,但“非传统安全”的影响却在不断扩大。作为“新安全威胁”,非传统安全威胁正逐步取代传统的大规模战争和核武器威胁,成为我国生产发展面临的主要现实威胁。当前,抛开自然因素引发的各种灾害,随着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网络数据安全”是我国“非标”无可争议的核心内容。传统安全”。有“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的说法。防范和解决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点。基于此,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吴鹤权也对如何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同步建设网络安全能力提出了建议。众所周知,今年以来,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被纳入我国数字新基建建设。“新基建”的发展被我国寄予厚望。未来,也必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长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然而,长期以来,“新基建”各个领域的发展其实都存在严重的数据安全问题。比如在人工智能方面,去年“ZAOAP事件”和“人脸识别第一案”的出现,揭示了人脸识别中数据隐私安全的隐患;此外,无人机、自动驾驶、机器人等领域也各有各的安全问题。这些数据安全问题的出现,不仅侵犯了个人隐私,也严重威胁国家安全。5G时代,各领域网络数据安全威胁将进一步加剧。吴鹤权指出,5G作为新一代通信技术,在传播性和开放性上与4G有明显区别。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仅会延续原有的网络安全问题,还会带来新的安全问题。挑战。总的来说,吴鹤权将这些挑战概括为六点,包括:虚拟化挑战、开放挑战、切片挑战、大连接挑战、开源挑战和大数据挑战。简单来说,由于5G带来了接入域、网络域、用户域、应用域、服务域的重大升级,在此过程中网络风险进一步加大。那么,面对日益增多的网络安全风险,我国在“新基建”建设中应如何防范和化解?吴鹤权给出的建议表明:首先,必须建立合理的网络安全机制。过去,网络安全以防火墙、入侵检测、杀毒为主,基本以硬件为主,被动防御。未来,我国还需要增加软件组件,实现软硬件联动,确保入口安全与内网安全机制联动,构建更加完备的安全机制。二要坚持增强免疫力。新时代网络安全基本是内生性的,需要增强自身免疫力。从基础设施技术开发和网络设计入手,需要有内生安全的概念。未来网络安全能力必须与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再次强调以服务为中心。过去,我国的网络安全企业主要以硬件销售为主,但魔高一低。未来的网络安全需要软件和硬件的共同作用。因此,企业需要从单纯的硬件产品向优质服务转变。有必要明确界定网络安全公司和服务公司。安全责任的界限。最后是完善网络安全生态。网络安全生态涵盖工业企业、设备供应商、基础电信运营商、云服务提供商、工业互联网平台运营商、工业应用提供商、网络安全企业、第三方检测机构和用户等,未来上下游将需要密切合作。实现情报共享、联防联治。总而言之,解决网络安全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涉及的主体、环节和注意事项很多。有时,网络安全甚至需要国际合作才能更好地解决!在此基础上,未来,我国需要在网络安全保护的道路上持之以恒、砥砺前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