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AI新媒体量子比特(公众号ID:QbitAI)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出处。你读过博士学位吗?满怀热情,结果却发现自己的学术天赋不够?看着别人做出顶级收割机,自己却没有发表论文?而且研究不出新的方法,只能天天套用?不知道各位博士有没有这样的烦恼呢?学生。Reddit上一位机器学习的博士生很困惑,想知道没有学术天赋他怎么能完成他的博士学位。“搞学术肯定是没用的。”本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是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深度学习技术。他自称算不上尖子生,实验室一般,只发表过一些边缘期刊,没有发表topconference。因此,学术贡献平平,没有研究出重大创新。做的最多的是一些重新利用不同领域现有方法的工程,而不是研究。例如,将ResNet用于医学成像或将Transformer用于音乐分类。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和别人相比,数学底子太差,别人的论文看不懂,连矩阵的秩是什么都解释不清楚,更不用说怎么用了它。他知道自己在学术领域肯定是出不来的,但他觉得自己还是擅长应用的,所以他想以后直接就业,而不是做研究。但在这个阶段,他还是希望能够有所作为,而不仅仅是“我把某种方法应用到某个数据上,结果稍微好一些,所以我就发布了”。所以他想知道如何完成他的博士学业,并做出一些并非纯粹增量和应用的贡献。或者周末可以做什么副业?不是每个博士生都能有优异的成绩。看到他诚恳的提问,很多人都说我的手学会了自己发贴?果然,不少博士生都在苦苦挣扎。有人放心:博士期间自我怀疑是正常的。但是你要知道,能够在博士期间做出突出贡献的人。难得一见,大多数人都是平庸的。所以不要和别人比较,只和昨天的自己比较。数学不好没关系,不是每个人都是陶特伦斯(著名数学家),每个人都获得过菲尔兹奖。如果你真的想做点什么,不要放弃,继续寻找机会(有趣的数据、话题和人)。博士学位只是学术生涯的开始。而大多数博士生所做的并不是想出全新的方法,而是去证实或否定别人的观察。因为如果每个人都不断地出新东西,谁来验证这些方法是否值得。另一个博士。补充说,确实有很多受试者使用现有的方法并对其进行修改,使其适合在另一个数据集上进行研究。毕竟,即使你提出一个全新的方法,如果你的实验室地位一般,能不能“广为人知”,然后研究可用性就不好说了。此外,他认为目前ML的理论并没有取得巨大的突破。以LSTM和CNN为例,它们都有超过25年的历史。因此,他的观点是,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是增量的,大家只能在这方面继续努力。而且你应该投票给更多的期刊,看到专家拒绝你的研究的原因也会鼓舞人心。针对提问者觉得自己数学不好,有人抛出链接,通过阅读里面的论文、演讲、教程学习ML相关方法的数学知识。离开学术界进入工业界是件好事。以上就是大家对如何完成博士的建议。不知道提问者和大家看完后会不会心情轻松一些。对于以后是进工业界还是留在学术界,很多过来人都表示:学术工作不是人人都适合,离开它去工业界也不错。毕竟那里的工资挺高的,竞争也没那么激烈。应该很容易找到一家要求线性回归/随机森林模型,薪水高,工作量小,生活质量高的公司。很多人也认为主机非常适合去工业界,因为利用现有的技术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在工业界是非常有价值的。“将某个模型应用到某个数据集上,得到稍微好一些的结果”正是业界所需要的。如果你能以一种稍微新颖的方式应用理论算法,为高频交易、石油勘探、保险风险、癌症检测或不撞车等现实世界的应用产生稍微更好的结果,这对整个行业!因此,建议这个博士。毕业后可以找到高薪/低负荷的数据科学工作。然后用你的空闲时间做一些有趣的技术工作并开源/发布它。最终,他可以获得比学术界更多的经济和技术回报。为什么不这样做呢?许多离开学术界的人并不后悔,这甚至是他们做过的最好的决定。没有比这更快乐的了。你怎么认为?博士毕业后选择学术界还是工业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