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名为《女子出国16000元手机流量费新闻》的新闻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今年五一假期,来自合肥的胡女士去了一趟塞班岛。因为“刷微信”,手机流量费高达16000多元。由于数额巨大,这位胡女士不仅不愿意交费,反而指责运营商(安徽电信)没有按时交费而关停。安徽电信本着冷静的态度,同意免去这笔费用。但在多家媒体的介入下,这起事件非但没有平息,反而大量指责运营商。不少网友认为,如果运营商无罪,他是不会免费赠送的。免去天价国际漫游费真的是心虚吗?谁是天价国际漫游费的始作俑者?运营商是否应该收取这笔费用?国际漫游费用是如何确定的?国际漫游资费虽然由三大运营商收取,但国际漫游资费的制定不由三大运营商决定。一般来说,国际漫游资费由国内运营商与国际运营商协商确定。由于网络制式不同,国内三大运营商采用不同的协商策略。一方面,由于全球绝大多数运营商都采用GSM、WCDMA等网络制式,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家运营商可以将各自的GSM网络作为谈判的筹码。由于国外运营商要价高,为了尽可能压低价格,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往往会选择与其他国家的运营商一一协商。只要一个国家有运营商达成协议,在这个国家漫游就解决了。由于全球只有少数运营商部署了CDMA网络,电信用户无法像中国移动那样直接漫游到全球大部分国家。为了解决国际漫游问题,中国电信要求其定制的手机在漫游时不仅支持CDMA网络,还支持GSM和WCDMA网络。同时,为了获得其他运营商的支持,电信选择与Vodafone、Three等国际运营商合作,通过它们实现全球运营商的漫游。通过这样的曲线救国,电信用户终于可以实现全球大部分运营商的国际漫游了。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选择来华旅游。作为国内最大的GSM运营商,中国移动承载着大量面向外国游客的国际漫游业务。正因为如此,中国移动能拿到的国际漫游资费比较低。但中国电信拥有的CDMA网络只能服务于少数CDMA运营商的手机用户,所获得的国际漫游资费自然没有优势。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国际漫游费绝大部分由漫游运营商收取,国内运营商只占很小一部分。16000块钱怎么了?知道了国际漫游费是怎么制定的,再来说说16000的天价漫游费。同样是美国的土地,为什么塞班的漫游费比美国贵很多呢?事实上,塞班岛虽然属于美国领土,但距离美国本土却极为遥远。作为一个悬在太平洋上的小岛,主要的通讯方式是卫星。由于卫星通讯的费用极高,岛上的漫游费自然要比美国高很多。不仅如此,塞班岛主要接待国际游客,当地运营商也会收取极高的漫游费,所以81.92元/MB的漫游费是完全可以的。据公开报道,来自安徽的胡女士称,她只刷了几分钟微信。如果真的像胡女士说的那样,微信不可能几分钟就搞到200M这么高的流量。当然也不排除手机系统后台流量偷跑,但是一口气偷跑200M显然也太夸张了。事实上,在塞班岛期间,胡女士发布了多条微博,其中包含9张图片和视频,其中很多都是实地拍摄的。既然塞班岛的运营商计费不会有问题,笔者有理由相信胡女士可能没有说实话。免费订单结束了吗?不管胡女士说的是不是真话,安徽电信都以冷静的态度放弃了这笔费用。但是这笔费用真的不应该结算给塞班岛的运营商吗?答案是否定的。据笔者了解,中国电信国际部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根据国际运营商提供的漫游话费结算相应的话费。由于胡女士的手机确实使用了价值16000元的200MB流量,中国电信还必须向塞班岛的运营商支付大部分漫游费。也就是说,是电信为胡女士偿还了巨款。随着网络信息的不断发酵,越来越多的网友将矛头指向了中国电信。事先已充分提醒我收费是完全合理的。但是,随着安徽电信的软肋,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这种方式来逃避自己应该支付的国际漫游费。由于安徽电信的行为引起众怒,大量移动联通网友在网上指责安徽电信的不当行为。为此,安徽电信紧急在内部统一口径,对外公示无一例外。根据笔者获得的信息,安徽电信甚至私下要求胡女士不要接受媒体采访。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起事件造成的恶劣影响远没有这么快结束。总结: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由于国际漫游资费较高,出国前应提前关闭手机数据业务开关,以免手机后台盗用流量。如果想上网,可以选择免费WiFi或者买一张本地电话卡,应该远低于国际漫游资费。对于运营商来说,一味示弱是不合适的。一位运营商员工告诉笔者,通过收集漫游运营商提供的国际漫游数据,国内运营商可以轻松获取用户上网的详细数据。基于这些数据,用户是否主动使用移动数据业务一目了然。既然能够合理、合法地取证,经营者就没有必要盲目容忍。在提前充分警告后,运营商绝对没有理由减少或免除这笔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