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划重点!最高2亿支持,看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5大关键政策

时间:2023-03-13 13:49:54 科技观察

重点!高达2亿支持,看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5大重点政策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将打造一批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人工智能创新高地。试验区在制造业、农业农村、物流、金融、商贸、家居、医疗、教育、政务、交通、环保、安防、城管、助残助老、家政服务,加快人工智能技术推广。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人工智能在社会民生领域广泛应用。加上今年刚刚获批建设的广州和武汉,截至目前,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已扩大到13个区域。中央财政先期投入约10亿元。获批的13个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在财税、人才、实际应用领域、技术研发重点方向、产业载体建设等方面有哪些优势和重点?智慧产业的发展将探索出怎样的路径?我们将从五项重点政策入手进行解读。一、为鼓励人工智能科技成果转化,成都市下达2亿元支持成都市:加大对人工智能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最高2亿元支持。城市排头兵,截至去年,成都人工智能相关企业累计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相关产业规模超过500亿元,300多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入驻。介绍。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部署资金链。统筹使用成都市现有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资金,探索设立人工智能专项资金,加大对人工智能产业和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在向人工智能贷款时给予一定的利率优惠企业。成都将提供最高2亿元支持产业龙头企业率先建设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在成都开展技术研发、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创新企业孵化等工作。人工智能领域。杭州:技研资助上限为500万元,技研补助上限为2000万元。作为第二批入选城市,杭州将在全市基础研究项目中重点支持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在全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中设立人工智能专项,支持企事业单位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按照项目研发投入的2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对推荐的人工智能芯片、核心算法、操作系统等基础核心技术研究项目,给予不超过2000万元补助。深圳:鼓励龙头金融企业建设智慧金融应用创新平台,不仅是金融政策的支持,金融也是人工智能先行区的重点发力领域。以深圳市为例,市工信局、地方金融监管局、商务局等部门要基于机器视觉、语音语义识别等技术,推动提升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拓展领域金融服务,实现智能化、个性化、定制化的金融服务。鼓励企业发展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商业智能分析与决策服务。通过加强人脸识别、声纹识别、智能预测、智能决策、区块链等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鼓励龙头金融企业围绕技术、数据、场景和专家。核心结论是,金融层面既要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又要重点突破。2、1000万人才缺口和100万人才补贴人工智能作为新兴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而作为高新技术,人才匮乏是目前面临的最大困境。到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将达到1000万。因此,人工智能试验区发展的核心在于人才。深圳:对内引进培养,对具有优势创新资源的团队提供研发经费和奖励。以深圳为例,在其2019年5月发布的《深圳市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3年)》规划纲要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深圳市政府不仅要重点引进国际顶尖的人工智能科学家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还要在海外进行创新高级人工智能。智能人才引进机制推动人才体系国际化发展,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招聘、科研经费、人才评价、人才服务体系,完善医疗、教育、出入境、以及居住和其他保障。对在人工智能领域具有优势创新资源的人才团队,也将给予研发经费和奖励。还要大力培养本土人才,在高校建设人工智能学科,在中小学开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推广产学研合作新型培养模式,鼓励高校和龙头企业在深圳联合开设人工智能课程,培养专业技能。训练。要紧扣人工智能产业链关键环节,搭建跨学科、交叉学科的科研平台,加强学科间、学院间、校内外科研人员的合作研究和协同创新。建设人工智能实训基地,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加强多层次人才储备。济南: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单位每人资助1000元,国家级项目资助上限1000万元。济南在人才引进上也花了不少钱。对就地聘用的人工智能领域各类专业人才,给予每人1000元培养(培训)单位补贴,每单位每年最高补贴100万元。对牵头承担或参与实施人工智能领域国际重大科学计划和重大科学项目的单位,按国家拨款的30%给予配套支持;对拟与部门、市洽谈的项目,按实际收到的国家和省级资金额度的15%给予补助,单个项目不超过1000万元。3、人工智能服务城市。各市实际应用集中在人工智能先行区。一个重点是探索产品形态,让人工智能应用真正落地。不同城市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有不同特点。但总体要求是以城市为单位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通过着力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示范、政策试点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为智能时代城市治理提供重要支撑。杭州打造以城市大脑为核心的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标杆,突出未来社区、智慧亚运,聚焦智能制造、金融、医疗健康、教育、商务、文旅、交通等领域应用,征集人工智能行业示范应用场景项目,入围应用场景项目给予不超过项目总投资20%的资助。杭州市政府支持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社会化实验,探索智能时代政府治理新方法新手段。成都聚焦人工智能与“新基建”结合,从三个方向发力:一是以国家超算中心成都加快布局为契机,加快高效智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快IPv6规模部署、5G试商用等,赋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是人工智能新基建要瞄准应用需求,结合成都新经济领域应用场景,着力软硬件协同,新旧系统融合,助力成都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建设,加快成都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可以看出,成都有意以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试验区为契机,创造机遇,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抢占发展跑道。深圳作为在智能化实验方面具有相当优势的一线城市,借助自身的雄厚条件,从核心基础环节、人工智能产品、人工智能产业集群等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发展。推进“AI+智慧城市”建设工程、“AI+市民生活”建设工程、“AI+工业经济”应用示范工程三大工程建设,拓展智能化应用场景,深化智能化建设。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以此助力深圳打造世界领先的综合应用先行区,同时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制造效率和民生意识。4、人工智能服务经济,各城市技术研发重点不同。试点地区在加大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力度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和服务业水平,有效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改善社会生活。西安:“一区四园”重点建设智能硬件,实现人工智能细分产业集群集聚。西安高新区将构建“一区四园”的产业空间布局。全力打造高新区人工智能产业核心区,加快建设四个人工智能产业实验园、软件新城二期、电子谷核心区、西安智慧谷和人工智能产业园,实现人工智能细分产业集群的聚集。西安“一区四园”重点建设智能传感设备、人工智能芯片、高端智能软件,以及智能终端、机器人、无人机、新能源智能汽车等四大智能硬件建设.重庆:山区城市聚焦智能汽车、无人驾驶、人脸识别。重庆开展探索“山城特色”社会实验——立足重庆山城地形特点,依托重庆智能汽车、无人驾驶、人脸识别等产业和技术。技术优势,围绕自动驾驶和人脸识别在山区城市特色场景的应用,推动人工智能社会实验的规划和动员,开展相应的研发工作。天津:建设智慧港口,重点探索无人驾驶、区块链技术与口岸跨境贸易深度融合,依托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天津研究院、中国新生代等高端智库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天津新建智能集装箱码头,加快大型装卸生产装备自动化升级,开展无人货车规模化应用。打造海关口岸集疏运智慧平台,探索天津智慧口岸实践模式,开展区块链技术在天津口岸跨境贸易业务场景的创新应用,实现智能科技、信息化深度融合与天津口岸跨境贸易融合,构建口岸业务创新共享生态圈。济南:发挥场景、算力、数据优势,创新人工智能在制造、农业、交通等场景应用。算力基础优势和强大的数据资源推动人工智能在制造、农业、交通等重大场景的创新应用。5.对于人工智能产业载体的建设,深圳市政府将因地制宜、分区布局。在更多的科技人才培养、技术突破、应用创新、资金扶持之后,更重要的是成果的孵化。这就需要先行区发展人工智能规划产业载体建设,推出人工智能产业园、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小微企业园区、特色小镇等不同形式的产业孵化载体.在这一领域,深圳在充分发挥深圳各区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加快优化人工智能产业布局,无疑更加科学。一方面,整合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研发载体的优质资源,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与企业合作,建设一批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基地。基于细分领域重点应用需求的平台。在智能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等重点核心领域开展创新项目合作,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另一方面,发挥区位优势,分区域规划建设。例如,深圳高新区深圳湾区和南山园区将重点推进自主无人系统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智能建模技术等研发创新,建设超级计算中心、基础数据和安全测试平台,建设人工智能总部基地。宝安立新湖智能装备未来产业集群依托骨干企业,重点发展机械、汽车、电子、航空、军工等重点领域的成套技术装备,打造全国知名的智能装备产业基地。激光装备与智能装备制造。此外,还有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罗湖人工智能产业基地、盐田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坂雪岗科技城、龙华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坪山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光明人工智能产业基地、神山湾机器人小镇由此形成“总部基地+研发孵化+高端制造”的“一轴二廊多节点”空间格局,建设特色人工智能产业园,发挥深圳软件园引导产业因地制宜、特色集聚、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结语)随着AI、区块链、算法、5G建设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人工智能的作用不仅体现在选题上,也不断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不同市政府也因地制宜,因地制宜。从资源和技术入手,提供财税优惠和激励措施,吸引和支持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项目和人才汇聚,服务不同应用形态的城市和经济体,为人工智能探索更多元的机会。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新路径新模式将释放城市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