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日报报道,在调查浏览器首页劫持事件过程中,发现移动应用也过度索取权限权限。受技术欺凌的打击最大。消息称,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教授孟晓峰团队在对超过40万款APP进行排查后发现,目前APP的各种权限有近40种,但大部分权限都没有不符合app实现功能的正常需求。不久前,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对39款涉及个人信息权限的手机APP进行评估显示,超过60%的APP在用户安装时申请了多项敏感权限,但并未提供实际功能,包括阅读通讯录、通话权限、短信权限、定位权限等。安全专家表示,APP中过度请求权限等技术霸凌行为,不仅影响用户体验,还可能导致隐私泄露,甚至财产损失。腾讯发布的《2018年手机隐私权限及网络欺诈行为研究分析报告》表明,手机APP是隐私泄露的重要渠道之一。为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用户还需要逐步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专家建议,用户应选择正规渠道下载应用,同时注意手机隐私权的管理,及时关闭不必要的应用权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