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空飞龙,千里相助!近日,“翼龙”无人机起飞驰援灾区的消息备受关注。据悉,“翼龙”-2H应急救援无人机可通过自身空中组网、高点中继等技术功能,实现应急通信保障,助力灾区救援,具有重要价值。在此援助期间,它在郑州建设了一个空中基站,为灾区人民提供了五个多小时的临时通信。不过细心的网友可能会发现,“翼龙”无人机似乎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无人机不太一样。我们平时看到的无人机体积小,有多个旋翼,但“翼龙”和普通飞机差不多。其实都属于无人机,只是具体细分领域不同而已。我们通常认识的无人机都是小型多旋翼无人机,而“翼龙”则是大型固定翼无人机。近年来,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小型多旋翼无人机,而往往忽视了我国大型固定翼无人机的发展成就。除了“翼龙”系列无人机,我国目前还有可以执行长期森林火灾监测任务的“彩虹”系列无人机、可以人为影响天气的“甘霖”系列无人机、、“飞鸿”无人机用于大运量运输。与小型多旋翼无人机相比,大型固定翼无人机具有续航时间长、速度快、载荷大等独特优势。多旋翼无人机的续航时间一般只有几十分钟,活动半径只有几公里。彩虹、翼龙等无人机满载续航时间可达30小时以上,而彩虹五号则可以超过40小时,这让它们动力更足、飞行速度更快、航程更远。依托这样的优势,固定翼无人机大有可为。例如在测绘领域,一架续航时间为2.5小时、时速80公里的电动固定翼无人机,通过携带相机等测绘设备,可以测绘面积为20一次平方公里。如此高效、大范围的测绘能力,无疑将在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发生后的应急救援中发挥重要价值。再比如在巡检领域,固定翼无人机也是对偏远地区的电路、管道进行远距离巡检的利器。据悉,固定翼无人机按照设定的航线飞行,一次可以巡检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的航线。使用固定翼无人机进行巡检后,不仅效率大大提高,而且巡检人员的负担也轻了。同时,人们再也不用跋山涉水去试险,巡查安全也能得到保障。此外,固定翼无人机在物流、军事、应急救援等领域也能大显身手。当然,与多旋翼无人机相比,固定翼无人机也难免存在缺陷。其中最明显的是商业化程度不高。现阶段,大部分固定翼无人机主要应用于政府、军队和科研等领域,但商用层面还处于试验阶段,尚未开始大规模商用。在此背景下,未来如何打开商业市场大门,实现规模化发展,成为固定翼无人机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解决呢?智造网认为,首先要降低应用成本,现阶段固定翼无人机价格普遍偏贵;其次,完善基础设施,毕竟固定翼无人机对机场的要求极高;要加强法律监管,简化航线申请等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