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流行“Metaverse”的概念,因为NVIDIACEO黄仁勋创造了一个虚拟版的黄仁勋,即“与现实世界平行的网络世界”。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人类真的能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平行时空”吗?如果这项充满黑科技的技术能够得到广泛应用,可能会对很多行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进一步分解元宇宙的核心要素,这个虚拟数字世界的“平行时空”需要做到以下四点:1、同时模拟;2.开源创作;3、永续闭环;4.数据支持。进一步从技术角度分析,需要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通信技术、数字孪生、区块链、VR/AR、5G等诸多前沿黑科技。2021年,Gartner从加速变革、运营业务价值、分布式实体三个维度提出了十大数据与分析趋势,为数据与信息智能支撑战略下的“信息空间”发展指明了具体的技术发展方向.甚至有人说,如果“Metaverse”这个概念目前很火,想要扎实落地,也需要结合这些技术。在云计算行业,最新一代的私有云技术包括边缘计算+分布式+全栈+生态。需要软硬件解耦,实现软件演进和硬件更替,才能真正长期释放云平台的价值,打造更高效的虚拟空间世界。就像马斯克领导下的特斯拉,率先打造了新一代汽车软件操作系统,将汽车的硬件和软件解耦,让软件定义的下一代汽车成为现实。但从目前来看,无论是“元宇宙”还是数字经济,未来面临的最大机遇和挑战在于虚拟世界的数据安全。目前,我国相继颁布了《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网络安全法》、《国家安全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多项重要法律。其中,2021年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年:1.?将于2021年9月1日正式实施。2.《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将于2021年9月1日正式实施。3.《个人信息保护法》将于2021年11月1日正式实施。以《人信息保护法》,这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并以此为例,提出了著名的“两个最小”原则——影响最小和范围最小。这是个人信息处理应遵循的核心原则,尤其是处理目的地的“最小范围”,即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因此,涉及我们每个人的敏感个人信息需要履行“知情-知情-同意”的原则。这样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大家在虚拟世界中的数据隐私和安全。近年来,由于个人信息被过度收集、滥用和泄露,侵犯我国公民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今天,在这部号称“皇帝原则”的法律保护下,相信“大数据杀戮”、“同意使用”等诸多不合理条款无处遁形。因此,信息空间的“真正的安全”需要包括四大安全支柱,即:1、物理中心安全,即存储、网络、服务器等硬件本身的安全。2、基础平台安全,即软件平台虚拟化、云化后的安全性。3、身份权限控制,即保护我们的身份权限和安全不被冒用、滥用或过度使用。4、数据分类规则,根据已经颁布的法律,对商业数据、个人数据等进行科学分类。基于个人隐私保护和安全的概念逻辑推导,在东方霖宇看来,最值得关注的技术是边缘计算、认知智能、隐私计算和零信任技术。正如Gartner报告所述,在大数据时代,在保护数据和隐私安全的情况下,需要使用更多“小”和“广”的数据。这些“小数据”就像毛细血管,就是大数据。因此,2020-2030年将是边缘云计算从崛起到繁荣的关键十年。现场和物联网边缘云市场分别达到37亿元、38亿元和16亿元。预计到2025年,边缘云整体规模将以44.0%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550亿元。如果这些技术能得到完善,借助元宇宙技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自己创造一个“平行时空”,岂不是一件特别值得期待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