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重启光缆大规模集采:行业迎来大蛋糕(第一批)预计采购规模约为2156965皮层公里,相当于61143468核心层公里。其中,2016年11月至2017年2月预计采购规模约为1096222皮长公里,折合31312089核心公里;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预计采购规模约1,060,743皮公里,折合核心公里29,831,379。内容是光缆中光纤的制作和成缆部分的加工。此次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进行采购。预计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底的采购需求将得到满足规模仍居全球首位不出所料,中国移动的采购规模仍是全球第一,虽然较上届有所缩减年。去年中国移动采购G.652光纤9452万芯公里、普通光缆8847.5万芯公里、非骨架带状光缆659.1万芯公里、骨架带状光缆314.81万芯公里.连续两年大规模集中采购光纤光缆的情况比较少见。可见,为了4GLTE与固网宽带建设的同步发展,中国移动对光纤光缆的迫切需求。同时,有业内人士分析,中国移动采用“多批次”、“光缆联合采采”方式集中采购,明年将启动第二批集中采购招标,覆盖6月起需求2017年至2017年12月预计总量不低于第一批。如此计算,2016-2017年中国移动对光缆的需求将超过1.2亿芯公里。近两年的需求主要是固网建设。经过2014年和2015年的疯狂建设,中国移动4GLTE基站已达100万个,基本实现了对全国主要城镇和农村地区的覆盖。与此同时,在固网业务快速推进的同时,网络的短板也进一步暴露出来。中国移动迫切需要投资大规模光纤网络,以提升固网质量和用户感知。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有利的政策刺激。去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提出2015年网络建设投资超过4300亿元,2016-2017年累计投资不低于7000亿元。这些投资主要由三大运营商实施,而作为领头羊的中国移动无疑是“动力十足”。行业将再吃一块大蛋糕2014年以来,中国移动几乎以一己之力带动了中国光纤光缆行业的繁荣。数千万核心公里的年需求量,成为厂商争抢的一块大蛋糕。长飞、亨通、烽火通信等光纤光缆厂商业绩不断刷新纪录。此外,去年8月,中国商务部最终裁定原产于日本和美国的进口光纤预制棒存在倾销,并征收反倾销税。受此影响,我国光纤预制棒进口量大幅减少,导致光棒和光纤供应短缺。供需关系逆转,光纤价格连跌多年后回升,??大大增加了光纤厂商的业绩。例如,长飞公司在中期业绩报告中指出:“中国政府在2015年宣布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以增加对光纤的需求。同时,对国外光纤征收‘反倾销税’光纤自今年最后几个月以来,我们经历了光纤预制棒和光纤供应短缺的情况,目前供应短缺的情况并未缓解,预计中国光纤光缆市场后市将继续向好下半年会有所改善。”上半年主流光纤厂商业绩显示,远飞实现营收36.78亿元,同比增长20.6%;净利润3.55亿元,同比增长16.3%。亨通光电上半年实现营收80.48亿元,同比增长48.61%;净利润3.82亿元,同比增长171.95%上半年,烽火实现营收77.14亿元,同比增长26.06%;净利润3.87亿元,同比增长16.39%。中国移动2016、2017年超过1亿芯公里的需求,以及光纤均价的上涨,无疑让整个行业兴奋不已。同时,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也将受到影响,加大对固网领域的投资,从而创造更多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