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IoT)是IT基础设施的下一次发展,将成为承载大部分数据负载的边缘,能够处理数百万甚至数十亿的物联网设备平台.但这种规模和范围的数据生态系统不会在一夜之间形成。进入2019年,物联网在边缘计算方面将如何发展?来年会有怎样的发展?虽然物联网在今天开始产生大量数据,但在未来十年内,目前的数据量可能可以忽略不计。事实上,人们看到和触摸到的一切,甚至是他们自己身体的一部分,都将在不久的将来产生连续的数据流,在边缘元素和集中数据设施上进行处理和存储。在那里,它将被解析、分析、组合或以其他方式操纵,以在理论上让公众从物联网中受益。物联网的发展据斑马科技调查显示,过去一年,企业对物联网基础设施的平均投资为460万美元,比2017年增长4%。约84%的企业预计到2021年完成物联网部署,尽管这可能用词不当,因为物联网无法完全成熟,而且可能永远不会完全成熟,就像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今天仍在发展一样。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物联网将在未来两年内达到足够成熟的发展阶段,开始对商业模式做出重大贡献。也许更有趣的数据点来自CBInsights公司。该公司预测,在两年内,地球上几乎每个人每天都会产生1.5GB的数据。这将推动物联网系统和服务的支出从2013年的不到500美元激增至2019年的1.7万亿美元。该公司预计,到2022年,仅边缘基础设施的支出就将超过67亿美元。当然,边缘技术包括无数的类别和子类别,所有这些都应该支持各种用例——从智能电器到智能汽车再到整个智能城市。但是,如果这个技术基础有一个总体主题,那么它的核心就是寻找以最有效和最高效的方式处理大量数据的方法。在这项工作中,不仅是物联网,几乎所有数据基础设施都将融入人工智能。Gartner预测,机器学习、神经网络和自主分析等工具以及其他应用程序在将数据传送到正确的位置、在正确的上下文中分析数据以及向正确的人提供见解方面将具有无可估量的价值。在许多情况下,这些活动必须在实时或接近实时的场景中发生,例如当自动驾驶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或连接的医疗设备为患者提供救生服务时。与此同时,边缘的智能系统必须自行决定哪些数据要在本地处理,哪些数据应该提供给集中式设施。大多数边缘计算设施由微型数据中心组成,可以快速将结果交付给连接的设备,不仅可以快速响应,还可以防止集中式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被应用程序淹没。为此,边缘计算不仅需要自动化,还需要高度自治,机器可以自行决定在各种情况下如何操作。Gartner还预测最终会从智能边缘过渡到智能电网。即使物联网工作负载和系统变得更加复杂,架构也将更加灵活和响应迅速。通过这种方式,物联网将促进边缘资源之间甚至端点设备之间更好的连接,用新的多点对多点结构层取代当今的点对点解决方案。技能差距显然,这将推动知识工作者对全新技能的需求。例如,一旦网络具备了自我配置和管理的能力,传统的管理职责就会消失,更多的战略角色将占据更高的地位。据研究公司IDC称,当今缺乏能够监督人工智能驱动流程的熟练专业人员将是一个主要问题,因为大多数组织预计在未来两年内在物联网基础设施上实施人工智能的成功率将达到10%。90%。虽然人们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完全独立运行而无需人工监督,但事实是,如果没有熟练的数据科学家告诉它该做什么,几乎没有任何智能解决方案能够正常运行。这意味着未来面向物联网的企业将面临这三种选择:保留了解数据科学复杂性的现有IT人员,将智能运营外包给专业提供商,或者直接开始试验开源模型。对于许多人来说,最后一个选项是最有趣的,因为看起来很多物联网都将基于开放的基础设施。正如开放计算项目(OPC)基金会首席执行官RockyBullock最近解释的那样,开源技术对于边缘计算至关重要,因为就其本质而言,它需要跨系统和平台的广泛协作。可以肯定的是,一些专有解决方案将会站稳脚跟,但如果它们希望满足大多数用户对物联网的期望,即使是这些解决方案也需要与周围环境进行广泛的互操作。因此,人们可以期待在推动物联网的各种技术(包括智能自动化平台)中开发和定义开放的、可互操作的标准。目前,大多数案例都是通过IEEE、OCP和电信基础设施项目(TIP)等组织实施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出现更全面的解决方案。毫无疑问,物联网将在安全和治理等各种功能上继续演进,但未来一年的重点将是将目前的幕后操作带到数字经济的前沿。一旦物联网成为服务和收入的来源,它就不仅仅是传统基础设施的延伸,还能确保人们生活在一个真正互联和安全的世界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