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500万奖金,代码可以上太空!华为开发者大赛启动_0

时间:2023-03-11 20:24:52 科技观察

2022华为开发者大赛将于6月15日启动。大赛分为云基地和产业两大赛道,包括云应用创新、代码空间、世界难题、无人驾驶汽车等。总奖金将达到500万。其中,华为云与北京邮电大学等合作单位联合发起“代码上星”活动,向开发者征集可应用于卫星的创新应用。“云原生卫星计算平台”部署到“天宿星座”计划的多颗卫星上,实现“畅游星海”。“码到太空”旨在鼓励开发者充分利用华为云的云原生、边缘云、AI、大数据等技术,结合云原生卫星计算平台,进行创造性开发,加速卫星计算智能化进程,并帮助卫星提供更好的服务,广泛应用于应急通信、生态监测、防灾减灾、城市建设等社会领域。去年12月,首颗搭载云原生边缘计算平台的卫星在轨稳定运行。该卫星由北京邮电大学与华为云联合研制。基于云原生边缘计算平台KubeEdge及其边缘AI子项目Sedna,对卫星计算平台进行智能化。首次将云原生、边云协同的概念引入空间计算领域。云原生卫星平台打破传统卫星在轨计算应用开发和运维限制,支持应用在轨部署和更新,让卫星随时调用边缘和中心云资源进行复杂任务处理在太空中,有效降低航天计算延迟。同时,通过卫星与地面站协同推理,在相同任务下,计算精度提升50%以上,卫星回传数据量可减少90%。在本次活动中,北京邮电大学王尚光教授、长光卫星副总经理王东博士、天翼研究院CTO任维佳、华为云AI首席科学家田奇院士组成了审查委员会。并提出产学研各领域共同关心的课题,为开发者提供应用创新方向。据评审委员会介绍,人类发射了数千颗人造卫星,这些卫星在太空中承担了科学探索研究、气象预报、城乡规划、通信、导航等领域的任务。从最早的单一功能卫星到现在的多用途卫星,对智能卫星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复杂的空间场景下,提升卫星的智能化水平和应用服务能力,让卫星能够更好、交付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更快地到达地面是提升整个卫星产业链价值的关键。通过将华为云自主研发并开源的KubeEdge引入卫星计算平台,对关键部件进行针对性设计和改造,使其适应空间和空间计算的特殊需求,实现星地统一管理和调度可以实现计算资源。改变传统的预占资源分配方式为按需智能资源调度,提高计算资源的使用效率。KubeEdge提供了强大的边缘设备管理框架和数据同步总线。开发者通过简单的代码开发即可获取海量的卫星传感数据。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处理这些数据可以产生许多创新应用。例如,在轨卫星的运行轨道受到地球引力、太阳活动等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很难准确预测卫星的运行轨道。利用GPS数据和人工智能方法可以提供轨道外推精度,将有效降低卫星在轨运行成本,提高卫星自主性,增强星座形成和维护能力,将在未来产生巨大价值星座时代。开发者可以基于华为云大数据分析工具对卫星数据进行分析。受限于空间和能源供应,星载计算平台资源往往有限,许多复杂、高精度的任务无法在卫星上有效运行。KubeEdge社区Sedna子项目实现卫星应用与云端AI应用的协同联动,支持云平台现有AI能力快速向卫星延伸,支持中心云与卫星系统通过数据联动合作改进卫星计算。能力。参赛者也可以考虑基于Sedna、ModelBox等人工智能框架设计人工智能应用。本次大赛,华为云将为每支开发者团队发放1000元云资源券,并提供专家技术赋能指导。活动最后将评选出最具创新和潜力的三款应用,部署在“天宿星座”计划的卫星上,帮助开发者实现“代码入天”。据了解,2022年华为开发者大赛的主题是“无限想象”。除码空间专场活动外,还包括云应用创新、无人车挑战、世界难题、鲲鹏、升腾、乾坤云服务等6大赛事,覆盖中国、亚太、拉美、中东、非洲、欧洲6大区域。在这里,开发者可以用科技连接梦想,释放无限想象,开启无限创新,创造无限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