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谷歌的社交梦破灭了,不仅在国外,在中国的移动社交版图也是如此。微信成为国内社交领域无可争议的老大,陌陌紧随其后,Line濒临倒闭。没有杀手锏,想要撼动既定格局,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使用移动社交应用开展业务需要谨慎。谷歌的社交网络梦想再次破灭。在Orkut、GoogleWave和GoogleBuzz之后,Google+被列入“谷歌失败的社交产品”名单。七个月前,PingWest品玩品玩网观察到:“Google正在放弃Google+”。核心人员陷入动荡,曾经被Google+吸纳的产品线正在加速逃离这个泥潭。先是2014年4月25日,负责从头打造Google+产品的高级副总裁VicGundotra突然宣布辞职,随后各种不利于Google+的谣言流出。尽管佩奇当时仍表示“将继续努力为Google+用户提供出色的体验”,但外界都知道Google+已经失宠。处理Google+的计划是在一系列过渡之后提出的。Google+正式开始拆分:BradleyHorowitz将接替DavidBesbris掌管Photos和Stream两个产品。Besbris于去年4月接替了负责Google+的VicGundotra。此前,SundarPichai在接受采访时也明确表示,Hangouts将作为IM独立开发。两年前,Google+还很霸道,把其他谷歌服务当成“聚合器”。图片云Picassa和聊天工具GoogleTalk都被吞并成为其组件的一部分,并发展成为一个很好的功能:照片精美高分辨率大图,出色的图片编辑,简单易用的自动备份,精神自动特效和故事;可以轻松控制文本、图片和多人视频的视频群聊。现在这些高质量的组件将独立开发,留下Google+Stream社交时间流作为遗产等待进一步处理。一些人认为,Google+作为社交网络的一部分失败并不重要,但它帮助谷歌在所有产品中建立了一个通用的账户系统和身份信息。为了强制推出,Page做出了很多艰难和“艰难”的决定。幸运的是,这一步终于熬过了,Google+作为一个社交网络本身已经不重要了。这种观点至少忽略了部分事实。2011年Google+推出时,佩奇多次宣扬谷歌的社交野心,将Google+视为挑战Facebook的利器。这就是它失败的症结所在。虽然在铁杆用户眼中,同样是实名社交的Google+比Facebook要好很多:更时尚的设计,以圈子为中心的可控内容分享机制非常高大上。但是,圈子的逻辑有些混乱,给用户带来了困惑,使用率很低。而这种程度的特征点创新,根本无法撼动Facebook。因为用户的大量社交关系都沉积在Facebook上。Google+无法回答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我们需要第二个社交网络?正如Pinwan七个月前所写,以Facebook为中心的战略产生了更为严重的后果。归根结底,Google+的尴尬在于,在这3年时间里,它已经和Facebook一起变老了,它只是看着Facebook把自己变成了另一个“重量级”的实名社交网络。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社交领域的新产品不断涌现,更多“轻”的新锐产品正在迅速席卷用户:照片社交(Instagram)、移动IM(WhatsApp、微信、Line)、帖子——阅读(Snapchat)、匿名社交(Secret、Whisper),各种“脑洞大开”的细分社交新品加速涌现……与此同时,原本基于谷歌的IMGoogleTalk未能赶上快节奏移动IM发展轨迹,却成为社交泥潭的一部分……IM是移动应用之王!长期以来,Facebook一直在努力推广FacebookMessager。谷歌最近才发现它想将Hangouts开发为一个独立的应用程序。回想一下2011年Google推出Google+的时候。当时正是传统PC社交网络发展的高峰期,Facebook即将在次年以1000亿美元的价格上市。佩奇选择社交网络作为他的头号成就项目似乎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成功的决策者需要看到未来的趋势……用过时的经验做决策,只能错过:顶峰入市,无法挑战市场先行者,失去对未来的关注,错过新浪潮。无论佩奇做出多少有远见的决定,至少在社交方面,谷歌都缺乏远见。错过了移动IM浪潮的Facebook,买下了Instagram,190亿美元买下了Whatsapp,买下了一个未来。谷歌曾与Facebook争夺Whatsapp,这或许是谷歌进军社交和移动IM领域的最后良机。可惜佩奇没有扎克伯格那样的勇气。现在Google+已经死了,Hangouts又开始了。Google的社交和移动IM梦想破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