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运营商校园竞演暴力 业界呼吁监管部门出手

时间:2023-03-23 11:48:05 科技观察

运营商校园暴力竞争行业呼吁监管部门出手从“雅安突袭门”到“私场门”,甚至还发生了杀人杀人的恶性事件。高校竞争的乱象已经突破了可以容忍的底线,凸显运营商竞争监管的重要性。从排他性竞争到暴力竞争爆发几年前,虽然我们听到很多关于运营商大学市场的竞争,但大多都与排他性竞争有关,但今年有了明显的变化。今年6月,工信部下发306号文件,要求运营商不得与学校签订排他性协议(包括口头协议)。经营者不得诽谤竞争对手,不得进行与竞争对手的通信网络、电信终端设备相比较的宣传,不得进行影响竞争对手正常经营的宣传。迄今为止,大学运营商市场的排他性竞争和排他性垄断相对较少。不过,从媒体报道来看,近期一些地方高校运营商市场竞争愈发“血腥”。据媒体报道,在四川雅安职业学校,一名运营商的员工带领校保对另一家摆地摊的运营商员工进行搜查、追打、拘留,甚至挥舞砖头和椅子追赶。在黑龙江某市的火车站,两家电信运营商在接新生时上演了一场“全武术”。直到双方首领出来之后,才停止了战斗。现场,另一运营商的一名员工用手机在微博上发布了十几张照片并进行了现场直播,最终数名运营商被勒令撤出火车站。而据新浪微博一条被转发数万次的微博消息,9月4日中午,湖北某校园内,某运营商两名员工在学生宿舍领取联通手机卡,被中间人抓获中年男子(据说应该是联通的)当场被抓。五分钟后,一名手持砍刀的男子砍下了中年男子的脑袋,顿时他的脸上满是鲜血。中国联通相关部门尚未证实此消息,但如果属实,这将是迄今为止最血腥的暴力竞争事件。校园市场的竞争中,各种新的竞争手段屡屡出现。运营商在资费、套餐、礼包、赠品等方面大做文章,为消费者带来实惠,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竞争手段。事实上,今年工信部的文件已经考虑到运营商可能存在的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例如,工信部306号文件规定,运营商不得收购竞争对手上网用户的电信终端设备(包括手机电池)。等)、电话卡等,在承担校园信息化建设项目时,不得强制校园用户使用指定的电信业务或终端设备。然而,这些文件中的“禁止”条款很难跟上实际竞争中的“方式创新”。据南京信息职业学院官网发布的声明称,“近日,中国移动以‘南京信息职业学院通信服务站’的名义向我院新生发放手机卡,并通过手机号码18260069500伪造了他们。我们学校的官方电话是给新生和家长打电话的。”据悉,该校去年就发现了这种情况,因为该学生的录取通知书被私拆,部分运营商自己寄卡进来,导致该校录取通知书迟到48小时,新生报到率下降。学生没有及时收到录取通知书,选择了其他学校。而有微博网友爆料,9月3日下午,贵州安顺的一所高校又发生了一件让人意外的事情,对于运营商来说是一件好事组织车辆接新生,但送到学院后却堵在学院内,不让新生及时下车,学生才下车去办理业务。另一条微博称,“江西省赣州市某高校被运营商包场包租。其他运营商的工作人员在校内散发传单,却被学校保安强行带走,声称:我在押人员不超过12人。不到10小时不犯法!”业界期待主管部门加强对运营商竞争的监管是正常的,但使用强硬的手段进行竞争是不正常的,为什么会成为越来越猛其实值得深思,一方面,这是经营者在KPI绩效考核下的被迫行为;另一方面,高校市场被认为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现在高校有数以万计的学生,且不说目前的利益,只要用户的消费习惯,这些学生以后很可能会被在校期间使用的运营商所束缚。然而,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监管运营商的竞争手段,如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信光缆是否被剪断、“假送手机卡”事件等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主动曝光,以及四川雅安某职业学校运营商追捕殴打竞争对手员工事件等一系列恶性事件,当地行业主管部门暂未公开表态事件,让不健康的竞争手段有恃无恐。曾有媒体披露,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投标中,南京移动不知道用什么资质参与投标,在没有自身固网宽带业务资质的情况下中标。并且学校利用运营商之间的无序竞争,让运营商大举投入。目前,当地通信行业主管部门尚未发表任何声明。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在恶性竞争屡屡发生的地区,地方通信行业主管部门加强监管的举措值得期待。(白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