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迈过AI算力鸿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产业价值凸显

时间:2023-03-22 16:45:49 科技观察

克服AI算力差距,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产业价值凸显这一新的经济指标将数字经济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人工智能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即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同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瞄准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增强国家战略科技实力。在顶层设计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正在加速进入人工智能创新探索。繁荣景象下,本已吃紧的算力供给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甚至制约着AI的发展速度。幸运的是,一种更符合当前现实的计算电源形式——基于升腾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正在蓬勃发展。不仅可以有效解决日益严峻的算力供给问题,还可以通过资源聚合效应应对AI。产业发展起到孵化和带动作用。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助力人工智能发展突破算力瓶颈。数据显示,AI在整个行业的整体渗透率仅为4%,AI初创企业的存活率不到10%。这与AI行业蓬勃发展的公众印象相冲突。.这背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当前中国稀缺且昂贵的人工智能算力提高了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的门槛。高校、科研院所、中小型初创企业等机构普遍面临一个尴尬境地:他们研究的课题和项目在技术深度和预期目标上并不逊色于大型龙头企业,但资源供应远远落后。AI算法创新需要大量的算力反复试错和迭代,很难一次成功。这使得算力资源不足的组织很容易陷入“望而却步”的境地,直接影响创新效率和成果。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提供的高性价比、安全、普惠的算力资源,可以大大降低各机构的算力成本,缓解甚至彻底解决算力瓶颈问题。在各地政府与华为等领先科技企业的合作下,基于升腾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相继在深圳、武汉、成都等城市落地。在武汉,华为打造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AI性能峰值可达100PFLOPS;在深圳,由华为建设运营的“鹏程云脑II”基于Atlas900集群,可提供E级算力。在去年11月由多位国际专家联合发布的IO500榜单中,“鹏城云脑II”以7043.99和1129.75分分别位居IO500总榜和10节点榜首。这是国产系统首次占据榜首位置,实现零的历史性突破。这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将为各地人工智能创新机构提供有力支持,通过普惠高效的人工智能计算资源,促进科研创新和产业应用。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不仅解决了中小型机构的AI计算资源问题,也为众多大型机构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选择。企业自建AI算力需要配置软硬件系统、AI工程师、运维等诸多要素,还要考虑散热降噪等问题,工作量巨大。有了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这些问题都无需再考虑,企业只需安心“享受”算力即可。除了推动算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产业价值凸显,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不仅依赖于算力,更需要各种配套资源的支持。因此,各地政府建设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也围绕产业互动进行了延伸和拓展:依托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共同打造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应用创新孵化平台、产业聚集发展平台、科研创新平台等。和人才培养平台,形成“一个中心、四个平台”的人工智能产业布局,赋能区域产业集群。这种联动方式,一方面可以直接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当地优势产业(如制造、医疗、交通、车联网等)的结合,让技术转化为产业价值。以武汉为例,当地政府计划到2023年,利用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力量,孵化60多个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场景,形成100多个人工智能应用示范项目。目前,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多个创新项目正在集中实施:武汉公司Coopert的智能机器人补药系统需要对机械臂每次抓取药盒进行“拍照”。在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支持下,通过视觉处理算法的创新,将拍照时间从过去的200毫秒缩短到50毫秒,大大提高了效率;通过与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合作,微盛科技创新实施了自助收银智能防丢系统,让超市在收银环节的失窃损失率下降85%。另一方面,多个服务平台也可以有效汇聚各方资源,形成集群化的产业生态。以产业聚合发展平台为例,通过聚合人工智能链上的各类企业(包括算法企业、数据处理企业、产业整合企业等),形成完整的产业闭环,可以促进人工智能产业的加速发展。行业整体,避免“木桶效应”造成的发展壁垒。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围绕武汉人工智能优势场景,服务本地企业。汽车、网络安全)、四大应用场景(数字设计、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基因测序)”的智能化产业态势,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进一步推动此类产业聚集发展。目前,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已为20+企业、4所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算力和产业服务,首批引进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等领先科研单位,带来更多行业技术专家。孵化更多再者,从长远的人才建设来看,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本来就是最好的人才聚集地之一,比如在深圳,依托“鹏城云脑II”等优质资源”,鹏城实验室聚集了31人院士2000+科研人员让深圳迅速成为中国人工智能人才高地。可以说,随着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建立,该地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将得到极大提速,获得更好的长远发展环境。加速数字经济渗透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是否也促进了宏观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从宏观上看,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是AI发展过程中的“精细化分工”,让高校、科研院所、小型企业等组织,或大型企业(如大型制造企业)没有专业从事AI研发的可以专注于创意创新,提升场景效率,各自专注于自己擅长的工作。而这也促进了人工智能开发能力的包容性。这种普惠一旦实现,也意味着数字经济可以实现龙头企业之外的集体智慧和人人参与,加速向各种场景渗透,推动全面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同时,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全面落地,也是基础技术发展的契机。众所周知,中美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各有优势。中国以创业创新的热情和巨大的市场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具有优势,而美国在基础框架和算法方面更胜一筹。从这个角度看,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集中建设依托奥升德的基础软硬件,结合区域行业特点和应用优势。是AI全栈技术的集中探索与实践,对于发挥AI“领头雁”作用十分重要。积极意义。现在,这个“事业”又开始加速了。下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华为将于7月9日举办升腾人工智能高峰论坛,解析人工智能产业政策,探讨人工智能中心建设。分享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最新落地及应用进展及运营方案。本次峰会值得关注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人士密切关注。不妨期待AI计算中心会有哪些新的进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