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车扫码,黑色“出租车”无需司机操作行驶,给前方行人让路过斑马线,红灯自动停车接下来,到了目的地,就知道怎么靠路边停车了。这些自动驾驶“出租车”将从北京“开”入快车道。继去年9月成立全球首个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后,该市又着手打造全国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政策试验区。政策试验区将在5大类18项试点政策措施的支持下,推动自动驾驶汽车率先开展无人驾驶测试、率先“驾”入商业运营、率先开展高新技术产业化运营。速度测试。昨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朝林广场,无人驾驶洗地机“蜗牛小白”引发关注。同日,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启动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本报记者何冠新拍摄无人驾驶:力争年内实现车内真正无人驾驶。虽然没有司机,但自动驾驶“出租车”的驾驶座上还是有一名安全员。以后,安全员会先移到副驾驶位,再移到后座,直到下车。“安全员下车后,远端和云端也会设置监控。”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孔磊介绍,百度已经启动第一阶段无人驾驶测试,安全员已经转为副驾驶。在无人驾驶测试证明相对安全、无事故、符合一定标准的前提下,今年的政策试验区也将考虑安全人员完全退出车辆,但对行驶区域会有一定的限制车辆的。别看只是安全员下车,而是政策上的一大进步。“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形态新、技术迭代快,现有管理体制难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亟待政策创新突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姜光智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设立政策试验区的初衷。放眼国内外,多地在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方面政策取得较大突破。例如,欧盟发布了自动驾驶汽车的豁免指南,韩国发布了支持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的法案。北京市以“两区”建设为依托,依托高水平自动驾驶示范区,设立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实施范围主要包括亦庄新城和大兴国际机场规划面积225平方公里。“政策先行”,就是要在这个地区出台一批新的好政策。据介绍,这些政策主要涉及5类任务措施和18项先行先试的重点任务。建立适度超前的政策管理体系,支持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推广,营造政策亲民的产业发展格局。环境。商业化:收费运营“一键叫车”的自动驾驶“出租车”也将遵循政策先行先试,“驾”入真正的商业化运营时代。目前正在试行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只开放免费预约,车辆相对较少。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一旦进入商业运营,车辆规模将扩大,有望像网约车一样为市民带来便利。此次《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总体实施方案》明确鼓励充分验证的智能网联汽车在政策试点地区率先开展试运营和商业运营服务,涵盖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智能网联公交、自动物流车、自动代客泊车等。规模试运营和车辆等商业运营服务,企业可在商业运营过程中提供有偿服务。实现商业化运营后,“打车费”是否与传统出租车一样?标准是什么?孔磊回应称,短期内是象征性收费,收费会比传统出租车便宜。稍后,他将与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具体的收费标准和办法。路上也有无人送货车。无人配送车是自动驾驶行业发展的新产物。应用场景和技术相对成熟,但产品始终处于管理空白,难以获得合法身份上路。据介绍,政策试验区将制定无人配送车产品应用标准和管理办法,研究适用于无人配送车上路的交通规则和交通管理模式,赋予相应的道路使用权,建立无人配送车安全监管体系。无人送货车,解决无人配送车的通行权和道路管理问题。未来将逐步扩大其活动范围,衍生出零售、安防等新的应用场景。实现此类车辆的全面商业化应用,有助于培育面向未来的“无人经济”新业态新产品。新突破:6条高速道路逐步开通自动驾驶测试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北京已开通自动驾驶测试道路200条,里程699.58公里,安全测试里程超过268万公里。北京在自动驾驶管理政策创新、道路开放里程、产业生态建设等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现有开放测试道路仍集中在城市道路,自动驾驶无法真正在高速公路上进行测试。“开进高速公路”将率先在政策先行区取得突破:针对自动驾驶汽车高速公路管理存在的问题,开展高速公路运营能力评估方法、开放道路选择条件、运营管理办法等方面的研究,并会同交通管理部门,制定配套的监督管理措施。近日发布的《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总体实施方案》明确,将在北京地区选择6条总里程143公里的高速公路,根据具体情况逐步开通,为自动驾驶汽车打造大规模的高速公路测试环境,并将加快应用高速公路物流等自动驾驶。场景落地。6条高速公路分别为:京津高速北京段、京台高速北京段、大兴机场高速、南五环连接段、南六环连接段、大兴机场北线高速。另一个“创举”是,将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异地路试结果认定办法。“政策试验区将合理认定异地企业检测结果,避免重复检测,为企业提供便利措施,帮助企业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孔磊说道。相关负责人表示,的发布将提升北京市吸引和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的能力,积极引领和赋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推动法律法规逐步完善和标准通过试点试验。形成有利于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管理模式,推动创新监管政策在全市落地。来源北京日报|记者曹正何冠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