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通过两个案例,分析UI设计师如何避免用户的不满和困惑

时间:2023-03-22 10:29:10 科技观察

我们的产品经常会给用户带来一些负面的感受和困惑。减少和消除这些问题可以大大改善用户体验。案例一、用户操作时的困惑相信大家在设计的时候都遇到过这种情况。产品中有多个条目指向同一个接口。这是机会主义的产物还是别的什么?对设计有不同的看法。这种设计就像狡兔三穴。在产品中,流量可以从不同的入口进来,可以去到多个不同的出口,也可以从不同的入口进入同一个地方。有人认为,如果一个界面中有多个入口指向同一个界面,就会出现问题:违背效率原则和用户期望,会认为页面空间有限,多个入口效率不高在同一个界面指向一个界面会变低。并且用户通常只在他们知道的情况下从一个入口进入。多种选择会增加用户的转化成本,用户在选择时会花更多的时间思考差异。让我们看一个例子。下面对上一版德邦APP进行了优化。从截图中我们发现页面顶部的查询和邮寄与底部标签的接口功能重复,我的货件也可以直接在首页底部展示。中心3个入口进入和查看。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发现这些版块和功能确实过于重复,没有区分场景。这种设计印证了以上两种说法,降低了用户效率,增加了选择成本。从商业角度来看,目标没有区别。但是我们在分析问题的时候,也需要多角度去观察。多个入口进入同一个界面,是不是只有坏处没有好处?显然不是,我们再看几个案例。下面是一张产品评估卡。本卡任意内容区都会跳转到所有评价的界面。这样的设计逻辑会不会造成和上面案例一样的问题?答案是不。这里的设计逻辑并不像上面的场景那么简单,而是用户在面对不同的需求场景时可以选择的。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问题。上面的德邦案例,你对两个入口都会有疑问,但是你在评估牌的时候没有任何疑问。这张卡片包含4个不同的场景:我想看看有哪些正面评价,哪些是负面评价?不同标签的用户怎么说?是从一个独立的起点开始的,回过头来看上面的案例,你会发现我只是想发点什么。这里有两个入口,怎么选择。而且,考拉这里其实是从不同的内容点来区分的。我们再看一个案例。Keike地图搜索室首页有两个入口,一个在导航栏,一个在分类。这里的重复会不会引起开头提到的问题呢?首先,我们看到Keike有很多业务,所以在这个类目中,需要通过滚动指示器来显示剩余的内容。你也可以考虑一下。在这个界面中,会不会出现两张起点不同的找房地图?个人觉得值得商榷,首先,看图找房是房产APP中一个非常核心和高频的功能,它的属性是“工具”。所以我认为他在卡片中放另一张地图来找房子的原因有以下三个。首先是导航栏的找房一定不能动。是全局入口,即使页面滚动也可以随时点击。如果你提取一张,你必须同时提取下面卡片分类中的那些。二是卡片分类中的图标条目均带有工具属性,首页上方分为搜索、业务分类、工具三个部分。因此,当用户看到这些工具属性时,也会想到通过地图找房子。而且这些多色的图标对新用户的吸引力更大,所以用户很可能不会看到右上角的地图找房子(可以参考古腾堡图的原理)。第三点是右上角的地图可能无法清楚表达这个图标的具体功能,所以完整的显示了“地图找房子”四个字。但是这里面有一些主观因素。如果真的把卡里的地图去掉找房子,我觉得影响可能不会太大。可能有朋友要说是为了导流,其实导流的主要目的是让流量流到该去的地方,产生实际价值。除了以上三个原因,看起来确实有点重复。再看一个例子,小鹿茶APP。首页当前订单和底部菜单标签都在同一个界面,为什么要重复呢?其实,他在这里想的更多。他不希望用户直接进来购买。为什么不直接买?应该是建立自己的品牌个性,满足更多的消费场景和增值服务,比如帮别人点奶茶,卖周边的杯子和合作的产品,推荐最新的奶茶。如果只有菜单,产品显得比较工具化,难以突出自己的品牌,对业务增长帮助不大。有同学想说,这个界面只是产品的“一厢情愿”,我只要点奶茶就行,多个入口只会给我带来麻烦。所以他这里的设计逻辑是,用户打开app,首先定位到的是菜单,而不是首页。所以对于多个入口进入同一个目标还是要看不同的场景和目标。如果既没有业务目标支撑,也没有用户场景的变化,那么这种重复录入就是鸡肋。最后留一个思考的小问题:网易云音乐的“歌单”也在首页重复出现。你知道为什么它必须在这里重复输入吗?案例2.用户对优秀产品或合格产品不满意。能够给用户带来愉悦体验的产品。什么是体验,用大白话来说就是舒适、自然、高效的使用。另一个底线是不要让用户产生产品带来的负面情绪。例如,产品出错时没有告知用户解决方案,用户出错时用户没有办法及时纠正,高危操作没有二次确认,等等,根据负面情绪的严重程度,几乎可以直接导致部分用户流失。不幸的是,我遇到了这样的经历。当时,我正在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练习,体验一些产品的优缺点并给出解决方案。我也下载了这款文玩APP,体验了极速采摘的功能模块。捡漏:文玩圈的行话,意思是用很便宜的价格买到价值不菲的古董,卖家却毫不知情。是一种难得的行为,所以寓意难得一见,好运连连。进入直播间,商家们正在大声喊叫,页面下方有个按钮可以加仓,类似于拍卖,价高者胜。于是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点击了Add按钮,因为我期待着商品会再次向我确认是否加价,结果加价成功了。发生了什么?拍卖结束,无人继续加价。.在实际场景中,用户可能会误点击按钮。这样的场景和情况还有很多。就算不是误操作,给个二次确认对话框也可以避免这种尴尬的情况,因为用户喜欢在产品里面。中点来来去去,但你就像这里的地雷。如果是这里的话,其实我觉得没必要抱怨。问题是我拍了照片还没付款,直播间的商家就开始喊我的名字:xx哥,恭喜你拍了我们的产品,你可以去付费了。一连播了几十遍,我就尴尬的直接退出了后台。这种感觉就像是一群观众在看一个被骗的小白。默认点。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你自己拍照,不付钱,当然要受罚了。于是仔细研究了一下,发现速选和竞价的规则不太一样。本商品和竞品其实都有一个竞价栏目,这里会有需要用户确认的操作,操作下方会给出竞拍规则,显示出价即代表您同意竞拍规则。但是在产品快速检漏的部分并没有这样的描述。由于没有提前显示这样的描述和约定,用户将不知道有这样的规则。我与竞争产品进行了比较。招标过程仍然不同。事实上,双方都没有解释规则,但竞品在竞价前还是给出了竞价选项。最后还被商家拉黑了,不过他们给了我一个投诉商家的入口。我当时的想法:如果用户因为误操作而付出这么高的代价,成本就太高了。要求用户点击是否意味着用户同意?请先告诉我协议和协议的内容。在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单方面操作产品后,将被通知扣分违约。这有点“霸道”。平台如何平衡商家和消费者的权益,娱乐产业与互联网结合的难点在哪里。线下游戏圈的一些不成文规则,导致新人入圈后发生矛盾。所以我想谈谈我对此的看法:1、交易是产品平台的功能属性之一。交易是产品平台的功能属性之一。要先满足产品对用户的价值,再谈交易的合理性。在此过程中,我们必须提前告知用户可能遇到的误操作以及用户下单和支付费用的需要。在尼尔森可用性原则中,我们也发现,如果用户不小心犯了错误,那么我们就尽量降低用户错误造成的成本,同时,我们必须在用户出现之前明确告知用户犯错误,从而控制和预防风险。因此,当您注册或登录时,产品肯定会要求您同意一份用户协议,告诉您我们会保存您的数据和一些与您相关的信息。如果您不同意,您将无法继续体验该产品。这是一份合同。同理,如果想让用户参与本产品的竞拍,在进入这个板块之前或者用户点击按钮之后,也需要让用户知道这个操作有什么风险,并获得用户的同意。与其直接让用户加价成功,导致用户违约被扣款,被商家莫名其妙封杀,不如我陪你去泰国。在街上,你的朋友拍了一张你和一个人拿着蜥蜴的照片。别人找你收钱是有道理的。对于正常的线下拍卖流程,主办方也会将相关规则和程序告知拍卖参与者,并让客户提前确认风险和问题。因此,产品中的交易首先要满足用户与产品信息的对称关系,并保持信息的透明性和合约的公平性。规则、约束、条件是用户使用你的产品的前提,也是体验反馈的衡量标准之一。2、关于商家和产品的价值,商家希望有更多的流量来曝光自己的产品。泄露产品的低价能够迅速吸引大量用户,比如一个8元的木头胡桃木雕刻挂件。氛围,吸引用户下单,降低用户参与门槛。那么,直接加价成功是不是降低门槛的好策略呢?我不这么认为。降低门槛并不意味着直接拍照,而是需要提高用户对产品的信任度。几乎都是新手用户,因为有经验的玩家看不起,更别说买了,有一定经验的玩家也能看出优劣,明白它的价值。所以,面对这些还没有了解过文玩产品的新手玩家,他们心里都是小心翼翼的。可能有人会想,几块钱、十几块钱的东西还需要考虑吗?当然,在这一幕中,从众心理是显而易见的。大家都觉得便宜,但是没人拍。都是几块钱,没人要。大多数人认为,这么便宜的东西肯定不好。运费贵得离谱吗?是不是让你背地里涨价了?等着瞧。观看的人越多,达成交易就越难。还有一种可能,我卖不卖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来看。这些剩菜用来回馈直播间的粉丝。它是一个窗口,真正赚钱的东西都在窗口里。所以这里的捡漏只是一个引流的噱头。人们总是不珍惜太容易得到的东西,更何况是几块钱的小玩意儿。因此,我个人认为直接拍摄这种互动是不合适的。无论是以上任何一种情况,都没有办法降低门槛,甚至这种“聪明”会让用户对产品和用户更加不信任。不要相信产品很大。尤其作为平台,虚假交易、以次充好、以次充好等是致命的。3、文玩的价值。我其实玩过一段时间的文玩。在岳父的影响下,我有一段时间喜欢玩手镯和玉器。经常在某声上看一些鉴宝视频,很有意思。文玩的价值在于它的品相、稀有性、手办玩具水平、大众接受度、历史背景、工艺。因此,它并不是每个人心目中都具有相同效用的商品。同样一块玉,其籽水一般,但花纹却十分独特。事实上,买卖双方的心理价值预期会有很大的不同。跟买电子产品的价格不一样。如此透明且易于计算。有些人玩这些是因为他们觉得他们应该在他们的命运中。它们可以给我带来财富和幸运,并帮助我避邪。而不是路边一块无用的石头,你可以随意捡起来扔掉。那么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在用户下单的时候使用一些情绪化的文案,让用户喜欢这个文玩,是不是也能大概率促成成交呢?4.相信文玩圈的规则很多玩文玩的朋友都知道,文玩圈里有一些不成文的规矩。或者可能是因为这些规则已经出现在在线产品中。还价就是叫价,叫价就是买再万全。如果你不想买,就不要还价。如果卖家同意你的还价,那么你必须购买。这代表了你个人的信誉和品德。所以,之前文玩圈和网民之间存在很多差距,需要一步步搭建桥梁。刚接触这个圈子的网民,不能简单地被线下圈子的规则所要求。这就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创佳绩。文娱圈的文化和规则,不是直接生搬硬套,而是抬高了这个门槛。不要打听别人的费用。文玩没有实际成本。也许别人花了10块钱找到了价值10,000块钱的东西,或者别人花了很多钱才看到它。所以你知道成本对任何人都不利,也没有人会告诉你。其他人在交易过程中保持沉默。文玩在每个人心目中的价值不一样,所以币值也不一样。在别人询问和讨价还价的时候,无论如何都不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当然还有其他的规则就不一一描述了。关于这三个规则,其实在互联网产品中都会有冲突。比如你买了某文玩,一拍下来,别人就说根本不值这个价钱。另外,您出价但不想购买。这些原本在文玩圈不允许的规则,在网络上真的很难问用户,因为网络上的交易并不一定是所见即所得,可能展示的就是这样,收货是另一回事。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您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是否遇到过类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