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速降费的难点在于,制度带来的社会效益远大于企业的损失。在《行动计划》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产业处处长施伟回答了提速降费难的问题。施伟认为,由于语音收入下降,三大运营商都希望成为综合运营服务商,但首先要解决系统问题。信息经济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创新,现代传统工业企业也要创新。但是,任何创新都存在很大的风险。因此,运营商目前面临最大的降费和转型风险。较低的关税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施伟进一步表示,要做到这一点,电信企业与互联网企业最大的区别在于,互联网企业有试错机制。错了可以调整市场再创造,但国企现在缺的是没有试错机制。经营者今天的收入可能更高,但是收入制度的突破,让收入变成现实很重要。此外,施伟认为,提速降费后给运营商带来的社会经济运营成本收益,一定远远大于提速降费给运营商带来的损失。从经济角度看,减少的是运营商的价格链和收益链,刺激的是全社会产业链的完善。对此,施伟举例说,中国在国外修高铁肯定是亏本的,但只要修了高铁,就会带动中国的钢铁业和矿业,带动就业。得到解决。所以,如果建高铁假设亏损10亿,那么拉动其他产业肯定是100亿。因此,提速降费的运营商肯定会遭受一定的经济损失,但每个环节产生的收入肯定会超过运营商的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