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电信业借民资构新生态圈 三方面推进差异化服务

时间:2023-03-21 18:59:49 科技观察

电信业借力民间资本构建新生态,从三个方面促进差异化服务经济增长的引擎效应。喜讯频传,折射出电信行业良性发展态势。近十年来,电信行业受益于政策鼓励、经济增长和人口红利,经历了一轮规模发展。回望十年的漫漫征途,您如何看待电信业的飞速发展,国内电信业的未来将走向何方?就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吴红。吴宏指出,电信业迫切需要从规模增长之路转向质量效益竞争之路。在提升自身服务水平的同时,挖掘数据服务等新兴业态的市场潜力,转型打造电信行业新生态链。释放电信业活力。电信业不平衡格局进一步扭转。三大运营商前三季度财报显示,电信行业重组改革初见成效,竞争格局正走向平衡。尤其是在3G新市场,三大运营商齐头并进。改革改组后,电信业的好兆头不仅体现在电涨潮落,运营商的服务得到提升,资费的降低惠及老百姓的生活。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电信业务综合资费同比下降4.8%:“十一五”期间,中国电信综合资费水平下降了约42%。吴宏指出,2008年电信业重组的目的是扭转不平衡的竞争格局,从目前三大运营商的利润率和增速来看,改革重组的预期已经初步实现。改革任重而道远。吴红还表示,为扭转电信行业不平衡的局面,近年来出台了很多不对称的调控政策,但尚未达到预期效果。比如资源共建共享,既符合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也符合绿色ICT产业理念的趋势。对此,高层领导应加快制定行之有效的监管政策,为实现共建共享保驾护航。此外,号码携带转移被认为有利于用户、运营商和国家。未来,仍需坚定不移推动政策落实,激发运营商提升服务质量。构建生态补强竞争弱点工信部7月印发实施意见,确定电信行业“非公有制36条”实施细则,提出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多种方式进入电信行业,积极拓宽民间资本投资渠道和参与范围,确定了八个重点领域。目前,武汉、广州等地方政府正在加快试点探索步伐,对民间资本的激励政策开始进入实质性推广阶段。吴红表示,今年高层密集出台鼓励民间资本进一步进入电信行业的政策,并不完全是投资因素的推动。民营资本的旺盛生命力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尚未消散,话音和短信收入下滑,运营商进入转型关键期。他们需要民间资本的活力来发挥鲶鱼效应,从而进一步释放电信市场的活力。此外,ICT行业的跨界现象也越来越多。互联网企业、设备商乃至风投都瞄准移动终端,开发移动互联网应用,不断蚕食着原本属于运营商的市场蛋糕。而且,微博、微信等移动互联网应用的迅猛发展远超想象,运营商面临的挑战也不容掉以轻心。经营者虽然奋起反击,但反击却十分微弱。吴宏指出,目前能够替代语音和短信的增值服务还没有出现,这说明运营商所处的尴尬环境。另一方面,民营资本在经验和实力方面可圈可点。运营商应充分利用民间资本的力量,构建电信产业新生态链,取长补短,力争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效率竞争需以质量取胜近十年来,在改革红利和经济发展的刺激下,国内电信行业市场迎来了一轮繁荣。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我国手机用户规模已接近10.85亿,手机普及率达到每百人80.6部;三大运营商3G用户总数突破2亿,基站数量达到96.5万个;数量高达1.64亿,居世界首位。与此同时,作为运营商收入支柱的语音和短信业务收入增速逐渐放缓,难以推动电信行业持续快速增长。而且,中国的手机用户数量已经接近天花板,希望实现之前的繁荣已经不现实了。如何尽快走出规模化发展的繁荣景象,更多地转向质量效益竞争,弥补语音和短信收入下滑带来的缺口,必须提上运营商的议事日程。吴宏认为,从规模发展阶段进入质量效益竞争阶段,不仅是电信行业的普遍规律,也是国内运营商转型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时代。此前,语音和短信利润丰厚,用户增长与电信运营商收入呈正相关。电信运营商的市场拓展也趋于以量取胜,但成功难以复制。因此,吴红建议从三个方面推动差异化服务,从而提高运营质量和效率。首先,在3G时代,应用和终端的作用进一步放大,其巨大的业务增长拉动作用逐渐被社会各界所认可。电信运营商需要在减少投诉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用户体验。其次,资费套餐改革进一步简化,甚至将资费套餐的选择权还给用户,让用户真正了解消费,优化自己的业务使用。三是加快调整收入结构,大力发展数据业务,利用信息技术应用开拓电信业市场竞争蓝海,挖掘新兴技术富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