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今年下半年将有3家手机企业进军彩电市场,将掀起新一轮热潮。
”奥维云网黑电事业部副总经理朱媛媛透露。
据媒体分析,这三家手机公司分别是荣耀、Vivo和一加。
截至目前,后两者尚未发布相关最新消息,但有关华为电视业务布局的信息却甚嚣尘上。
除了之前的媒体猜测和论点分析,昨天第一财经还报道称,华为已经重新调整了电视项目团队,正在硬件、UI等层面进行研究。
华为电视项目组最近一直在招人,也在和上游面板合作。
业务联系。
进入电视行业并不奇怪。
在今年6月22日的华为全球合作伙伴与开发者大会上,余承东阐述了华为消费者业务的新战略——“全场景智慧生活生态战略”。
众所周知,全场景智能硬件包括手机、平板、PC、穿戴、电视、音箱、车机以及泛物联网照明、安防、监控等,打造汽车、家庭、办公室、以及运动和健身。
在打造智慧生活生态方面,小米和曾经名噪一时的乐视都在做电视。
现在,同样想要打造智能生活生态系统的华为做电视也就不足为奇了。
毕竟,电视是智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在打造全场景智慧生活生态战略方面,余承东表示,需要电视。
不能说华为做电视没有优势。
毕竟,华为海思这两年在视频芯片领域的创新成果是有目共睹的。
华为海思相关负责人表示,海思的视频编解码芯片体系非常全面,从65nm A到28nm。
芯片产品覆盖消费市场、商业市场和工业市场,分辨率从D1到最新的4K。
,帧率高达60fps。
相关数据显示,年前,国内自研芯片基本处于样机或自用阶段,市场接受度极低。
目前国产芯片占比仅1%左右,国外芯片占比95%以上。
到2020年,国产芯片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增至60%左右,而国外芯片的份额则下降至35%左右。
其中,华为海思占据国内市场一半以上。
其自主研发的超高清智能电视核心芯片年出货量近万台,已进入夏普、海信、康佳等国内六大彩电厂商的供应链。
全部采用海思芯片。
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张毅表示,以华为海思、中星微电子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异军突起。
华为海思在视频芯片领域“逆袭”,打破国外巨头垄断,降低中高端芯片整体价格。
价格让很多品牌的产品都植入了“中国芯”。
拥有芯片优势,中怡康消费电子事业部总经理彭显东透露,“华为早在五年前就开始了解彩电市场,近期也与一些电视面板厂商进行了沟通。
”难怪他说,“如果华为做电视,也不奇怪。
”整个行业都在低迷。
华为这两年做电视很艰难。
由于上游面板价格持续波动,彩电市场整体动荡,市场竞争激烈。
奥维云全渠道推送数据显示,全年彩电市场首次突破万台,彩电市场出现历史最大跌幅,零售量达万台,同比下降6.6%。
2018年上游面板价格较上年大幅下降。
上半年,彩电市场呈现“量增量减”的态势。
具体零售量为1万台,同比增长3.6%;零售额1亿元,同比下降2. 0%。
朱媛媛认为,上半年,我国彩电市场环境复杂,增长动力不足,体现在量和量的减少。
上半年零售额增长只是恢复性增长,价格战是中国彩电市场最大的困境。
在如此低迷的市场环境下,华为进入电视行业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一定的风险。
首先,从渠道来看,线上渠道增长迅速,而线下渠道下滑严重。
数据显示,上半年彩色电缆线上销量增长40.4%,销售额增幅超过20%;线下市场销售额下降16.5%,销售额下降13.3%。
对于华为来说,线下渠道优势明显,线上渠道需要进一步发展。
如果我们试图利用线下渠道来推动电视销售,将会非常困难。
其次,与长虹、康佳、创维、TCL、海信、夏普、索尼、三星等知名电视品牌相比,华为作为电视企业的品牌认知度较低,短期内难以打动消费者,让他们想要购买。
;此外,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彩电行业主要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仅为1.3%,在行业整体低迷、利润率如此低的背景下,华为可能难以面对频繁的价格战。
适应如此残酷激烈的“战场”,手机和电视毕竟是有区别的。
有媒体总结称,智能电视领域正处于一种“不花大钱什么都赢不了,而且即使花大钱也未必能引起大轰动”的状态。
在大量烧钱的投入下,一些传统品牌都难以维持下去,更不用说新进入者了。
当然,也不排除华为的“巨额财富”真的会“大放异彩”。
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通信设备市场已经度过了快速增长阶段。
从“全场景智慧生活生态战略”中,我们可以看到华为正在寻找新的战略产业。
目前,华为已经部署了家庭路由器、家庭互联网等业务。
。
在IOT(物联网)和智能家居领域,智能大屏占据着重要地位。
最新消息称,华为在5G通信时代可能会更加注重8K显示器(即分辨率达到×像素,现在市场上的电视以2K和4K为主)的布局。
在5G领域,华为确实做出了很多贡献。
在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以及正在进行的第三阶段测试中,华为始终保持进度和性能领先。
而今年上半年,华为已经为无人驾驶汽车提供了车联网技术。
自动驾驶和8K显示都是5G在终端应用的重要场景。
如果华为8K电视的消息属实,虽然行业存在风险,但在差异化创新方面,华为先行一步的布局也算是前进了一步。
” “奇葩之举”,至少找到了一个与挑战并存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