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随着数字货币的快速发展,区块链领域或将大有可为

时间:2023-03-21 13:51:48 科技观察

伴随着红包雨,数字人民币试点参与人数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数字货币时代来临来了。央行在今年7月发布的《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中明确表示,数字人民币采用两层运行模式,即央行作为第一层负责数字人民币的发行。作为二级指定运营机构,负责提供数字人民币兑换服务。民生银行、上海银行等参与机构通常被市场视为“2.5层”。此类机构需要与一个或多个运营机构合作,同时承担构建数字人民币流通体系的角色。今年以来,数字人民币的快速发展,加速了数字人民币两层运营模式中“2.5层”团队的扩张。民生银行手机银行APP近期新增数字人民币应用入口。不久前,上海银行、西安银行、苏州银行等城市商业银行也相继开通了数字人民币应用功能。越来越多的银行和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参与,将有利于数字人民币的全流通。日前,城市银行清算服务有限公司和农信银行资金清算中心同时宣布,“一键通”数字人民币系统已成功上线。此外,还有多家中小银行接入该系统。“越来越多的银行机构参与其中,是数字人民币试点稳步推进的重要标志。”中国政法大学法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车宁告诉记者,“中小银行更贴近市场一线,在地方特色上具有很强的区位优势。消费场景和金融服务,将为数字人民币更广泛、更深入地融入地方经济金融活动发挥重要作用。”面对数字货币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央行也开始思考是否要在本国研发和推广数字货币。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数字货币变得越来越重要,美联储是否应该拥有数字货币是一个非常有趣和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消费者行为如何改变?但数字货币毕竟是新生事物,短期内很难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虽然近年来国人的现金使用率持续下降。2019年央行对中国支付期刊调查显示,移动支付交易笔数和金额占比分别为66%和59%,现金交易笔数和金额占比分别为23%和16%。调查还发现,46%的受访者在调查期间根本没有进行过现金交易。但是,现金使用量的下降并不代表大众开始了解数字人民币,还有很多人并不了解数字货币。对于大众来说,消费习惯的改变更多的是“随大流”。当你身边的人开始使用数字货币进行消费时,你也会开始使用数字货币进行消费。就像一开始的微信和支付宝,当各种店铺开始使用这种支付方式,现在连地摊都开始使用扫码支付了。数字货币的开发使用了区块链技术。对于区块链技术在数字人民币系统中的应用,穆长春表示,区块链具有数据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的优势,但在性能和可扩展性方面存在不足,更适合低并发和低敏感性。资产确权、交易转账、账本验证等场景。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区块链的技术特点和应用范围,在贸易融资区块链平台、数字票据交易等贸易融资、保兑交易、交易对账等领域探索区块链的创新应用平台。因此,在数字人民币的交易层,由于高并发和低延迟的支持,公众可以直接持有央行债权,采用中心化结构,所有跨机构交易均通过央行中转;而在发行层,可以充分发挥区块链不可篡改、可追溯的特点。但纵观区块链技术在数字货币领域的应用,我们可以看到区块链技术的诸多优势。因此,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还是有很大潜力的,相信在区块链领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