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Tech星球报道,阿里巴巴副总裁、达摩院副院长金荣近日离职,至今下落不明。金荣博士毕业于卡内基梅隆大学。他是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终身教授。曾任NIPS、SIGIR等国际顶级学术会议主席,并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颁发的NSFCareerAward。长期专注于统计机器学习,专注于大数据分析及其在信息检索、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应用。2014年,42岁的金荣决定加入阿里巴巴,负责阿里在美国硅谷设立的iDST美国研发中心。长期关注统计机器学习,专注于大数据分析及其在信息检索、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应用。其开发的产品包括手机淘宝App中的“拍立淘”等功能。金荣随后担任达摩院副院长,主管机器智能领域的研究,被誉为“超级大脑”。终身教授、海归科学家、不是尖子生、浪漫绝缘体等标签聚集在金荣身上。他被同事称为“最随和的不像科学家的科学家”。去年8月,金荣在网上发表文章《从技术到科学,中国 AI 将何去何从?》,他在文中说:1、人工智能时代才刚刚开始,人工智能还处于初级阶段,就像刚刚发现交流电的法拉第,还没有从技术发展到科学。2、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研究近年来取得了很多惊人的进展,但也有一部分是运气的结果,至今无人知晓真正的原理。3、深度学习在遇到瓶颈后,有3个可能的突破方向:对深度学习、自监督学习和小样本学习的基本认识,以及知识和数据的有机结合。4.AI当下最大的机遇:用AI解决重要的科学问题(AIforScience)。中国的AI未来何去何从还说不准,但想一想,金融也不再把最大的希望寄托在“自筹资金”的阿里佛学院身上。而且,马云曾在2017年的云栖大会上给达摩定位:“90%以上的研究不能只在实验室,必须在市场,只有这样,实验室才能走得更远。但现实就是实验室的理论很难转化为产品应用,学界和企业很难兼容。其实在晋融之前,达摩院自动驾驶实验室负责人王刚也今年年初离职创业,未来将进军扫地机器人领域,并已获得融资。在王刚之前,2021年11月,原蚂蚁金服副总裁齐远,首席蚂蚁AI科学家、蚂蚁金服人工智能部负责人、达摩院金融智能院长重回学术圈加盟复旦大学,AI科学家集体离职的大戏保守党继续上演。到目前为止,阿里达摩学院还剩下多少科学家?近日,阿里巴巴集体裁员的消息也是满天飞。科学家走了,员工集体下岗,股票暴跌。互联网巨头的日子确实不好过。近两年,除了阿里,其他大厂的科学家也纷纷“出逃”。2021年8月,字节跳动AILab主任李磊离职加入圣塔芭芭拉大学(UCSB)。2020年7月,字节跳动副总裁、AI实验室主任马维英离职,加入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2019年,腾讯AI实验室主任张彤离职加入创新工场,担任科大与创新工场联合实验室主任,兼任研究合伙人。虎嗅曾发文表示,虽然科学家在企业中不直接承担营收压力,但作为相关企业负责人,科学家还需要应对绩效核算、企业评估等,这就需要科学家为科研做保障。每个人的发展和贡献,让原本需要耗费脑力的工作变成了劳动密集型的工作。此外,专注于学术的科学家长期生活在象牙塔中,能够经受住商业残酷考验的人还是少之又少。如此一来,矛盾难免爆发,科学家不得不“逃离”学术界(其实很香),或者干脆另起炉灶当老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