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条件下的设施优化之道

时间:2023-03-21 11:35:37 科技观察

2015年6月11-12日,全国数据中心行业领袖和专家齐聚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参加数据中心动态(DCD)中国企业大会级数据中心与云计算发展论坛(上海站)。DCD论坛每年都有新的热点。在今年的DCD上海论坛上,云计算、互联网+、软件定义数据中心(SDDC)等话题成为了特别关注的话题。云计算时代,快速部署、灵活配置的需求给数据中心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可能。在“如何优化物理基础设施,实现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平稳运行”专家研讨环节,数据中心专业服务商data24总裁罗耀星、来自数据中心的技术专家朱华腾讯,拥有丰富的金融数据中心。具有建设管理经验的技术专家杨小平与DCD的专家、分析师共同交流探讨了SDDC给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和运营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在谈及云计算和SDDC新应用模式下如何进一步优化数据中心、合理规划基础设施时,罗耀兴认为,SDDC从应用的角度提出了如何更有效地利用IT系统资源的新思路,力求建立更加动态灵活的资源分配方式,方便用户根据不同应用在不同时间执行的任务,构建相应的计算资源。这与云计算的弹性计算概念是一样的。因此,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方面,我们可以预见未来会有更多的动态部署需求。这就需要数据中心行业的从业者思考一个问题:未来数据中心将如何适应IT变革。为了保证数据中心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必须对数据中心进行优化,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需要建设更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太小的数据中心无法实现有效的弹性。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机柜、供配电密度、布线等物理基础设施的相关标准。第三,我们需要进一步整合IT系统的监控系统和数据中心的监控系统,以适应数据中心IT视角定义时可能带来的物料变化,甚至是可用性需求的变化.罗耀兴认为,上述数据中心建设必须考虑的标准化、规模化和集成化问题,可能对现有的小型、低水平的数据中心提出很大挑战。现有数据中心不仅在能效方面先天不足,而且难以满足SDDC对标准化、规模化和集成化的要求。因此,SDDC和云计算模式将给整个数据中心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未来在建设数据中心,甚至规划区域布局时,都必须考虑到这种新的应用思路。在谈及SDDC所需IT基础设施调整的有效途径时,罗耀星表示:回顾过去,尤其是中国近15年的发展,数据中心的建设已经从要求可用性到要求绿色和安全。节能。未来将进入标准化、高度灵活的空间阶段,能够支撑可定义的底层数据中心。这与我国信息化建设所处的发展阶段和趋势密不可分。虽然面向互联网的电信机房在我国出现较早,但关键是从2000年左右开始,在金融业的带动下,开始出现了更专业的数据中心,为用户带来了更好的IT设备运营。环境。当时,业界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保证数据中心的可用性上。双电源、UPS、柴油发电机成为数据中心建设的“标配”。近年来,绿色数据中心已经成为业界的主旋律,因为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发现设计上“非常可靠”的数据中心通常非常耗电,PUE在2.0以上的数据中心并不少见.于是大家开始探索降低PUE的方法,但是数据中心运营的具体要求决定了PUE值要降低到1.4以下是非常困难的。那么,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看问题:PUE是一个分数,分母是无法调整的。不能调整分子降低IT功耗?感谢云计算的出现和应用,因为云计算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IT系统。每个系统的最大需求加起来就是整个系统的最大需求,因为系统并不总是同时达到最大使用需求。因此,从IT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好处不仅在于降低了电力消耗,还在于减少了固定资产投资。我们不再需要部署那么多的服务器,这也是云计算迅速流行的原因:通过资源的共享和重用,以更低的成本获得计算能力。在云计算时代,当我们将大量的应用程序放在同一个数据中心时,就需要随时动态地重新配置这些IT设备。此时,数据中心行业开始关注更高的层次,如何保证数据中心的资源利用效率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那么,数据中心如何适应这种变化呢?在罗耀星看来,应该说绝大多数数据中心还没有来得及做出反应。在实现资源动态配置、管理流程匹配、管理智能化的目标之前,首先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拥有动态弹性的物理空间来适应这种“软件可定义”。随着数据中心经历了可用性阶段和绿色节能阶段,未来五年,数据中心的发展方向将是标准化、高度灵活的空间、能够支持“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未来在规划设计新的数据中心和制定管理策略时,能否支持软件可定义的物理数据中心必然成为需要考虑的问题。SDDC对数据中心底层的要求和数据中心之间关系的定义将体现在规划、设计和部署中,体现在建设方式、管理架构和工具上,甚至体现在用户对“自建”的选择上。建或外包”。为数据中心行业带来重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