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介 今年9月份第一代微软手环一经推出,就因其丰富的传感器和相对低廉的价格(美元)而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喜爱。
特别是对于 WP 粉丝来说,Microsoft Band 是唯一一款功能齐全且易于使用的运动手环。
仅仅一年后,微软就推出了升级版——Microsoft Band 2。
为什么微软这么快就推出新型号呢?与上一代相比有哪些升级?答案有很多。
有人会说微软关心人们的健康,这似乎有道理,但并不是全部答案;有人会说是因为第一代得到了很好的反馈,微软有新的想法;一位微软高管还表示,微软Band 2将成为Windows 10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看来,真正的答案是微软的重点不是硬件。
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微软是一家软件公司,它最大的目的就是希望人们能够使用它的软件——微软健康。
这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 Microsoft Band 2 令人困惑但受欢迎的升级。
Microsoft Band 2 经过重新设计,体积仅比以前稍小一些。
它是一款健身追踪器,但它的电池寿命与智能手表一样短(与原版相同为 48 小时),这意味着几乎每天都要充电。
附带的软件令人印象深刻,但它仍然受到同步问题的困扰。
最重要的是,它比去年的微软手环更贵,从 1 美元涨到 1 美元,比小米手环等其他计步器贵得多。
在我看来,微软手环看起来既不像智能手表,也不像专业运动手表。
为什么微软不给 Microsoft Band 2 一个更有吸引力的价格呢?我想喜欢新一代的 Microsoft Band,但我一直很犹豫,因为 1 美元的价格太高了,尤其是当第一代价格降至 99 美元时。
最终还是微软优秀的软件让我最终决定购买它。
2. 拆箱 我在亚马逊上买的。
从中国发货,29日晚从田纳西州直接空运至加州安大略省。
30号早上送到了,但是没人在家。
于是,我在31号驱车20英里到联邦快递车站去取(万恶的资本主义,周末没有快递)。
终于来了。
包装尺寸与第一代相同。
它分为三种尺寸。
官方网站有一个pdf文件,您可以下载并打印以确定哪种尺寸合适。
包装背面有一些介绍。
慢慢拿出来,每次拆箱都是那么的神圣。
与第一代平躺放置相比,第二代手环直接直立放置。
手环有两个简单的物理按钮:一个是锁屏按钮;一个是锁屏按钮。
另一个是ACTION按钮,负责开始和暂停运动。
微软的设计依然不敢恭维,但无疑比以前更好了。
微软放弃了去年的直角设计,转而采用更光滑的圆形手环设计。
它具有更大的 OLED 触摸显示屏(与第一代相比明显,尽管首次使用 Microsoft Band 的用户很难注意到),颜色更明亮,响应能力也得到改善。
外面是康宁大猩猩玻璃。
它有一个内置的光学心率传感器。
与第一代不同的是,位置从表扣移到了表身背面。
它还具有皮肤温度传感器和内置 GPS(Apple Watch 应该真正学习的东西)。
这使得我们可以在不携带手机的情况下记录我们的运动距离。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非常令人兴奋的功能。
表带两侧厚实的电池座也不见了。
相反,电池放置在表带下方。
虽然佩戴起来还是不太舒服,但确实是一个进步。
第二代手环在原来的十个传感器上增加了一个气压计,可以计算爬过的楼层数。
此外,它还改进了UV(紫外线)传感器。
现在它可以自动检测太阳光的紫外线强度,提醒用户适当的阳光下运动时间。
充电线与上一代不太一样,充电位置移至表带下方。
可以避免第一代充电口容易脏的情况。
3.配对第一步:选择语言(目前还没有中文,但微软社区透露很快会有中文固件更新);第二步:选择系统(三个平台都支持,比如。
什么?你说黑莓?那是最安全的系统,为什么还需要手环配对?);第三步:在手机上下载Microsoft Health,然后找到手环的名称;第一次配对总是需要一些耐心。
第四步:同意蓝牙配对请求;第五步:升级固件,手环正在向手机传输数据。
更新成功。
开始。
手机的软件方面也是微软的核心竞争力。
好了,你可以开始使用了! 4.评测总结 值得购买:微软手环让我想买的是它强大的传感器阵容,多达十一个(包括心率传感器、三轴加速度计、陀螺仪、GPS、环境光传感器、皮肤温度传感器) 、紫外线传感器、电容传感器、麦克风、皮肤电反应传感器,以及新添加的气压计)以及唯一对所有平台的良好支持;之所以爱不释手,继续购买第二代手环,就是因为微软强大的软件实力。
它对Microsoft Health的支持比市面上大多数同类软件都要好,比如Gudong、Stava、Runkeeper、Runtastic等,更重要的是它是免费的。
最值得关注的是,微软健康网页利用云分析提供更多的数据分析,值得尝试。
外观方面,新款微软手环的表带采用了热塑性弹性体硅胶材质,佩戴后感觉更加柔软光滑。
这种材质更加耐用,相信新一代的产品不会出现之前表带老化、剥落的问题。
此外,微软手环2的机身采用银色金属材质,取代了上一代的塑料感。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改变,但确实改善了外观。
不值得买:价格从美元涨到人民币,比其他计步器贵很多。
Microsoft Band 不是智能手表。
虽然有通知提醒、星巴克支付等功能,但除了记录运动之外,其功能其实比较有限;电池寿命只有短短的48小时。
如果GPS开启,可能只能持续几个小时;缺乏社交分享功能可能是因为还没有进入中国。
系统仅内置Facebook等软件,没有微信等常用社交软件;舒适度仍然是一个问题。
上一代微软手环的舒适度很差。
按照官方推荐的内置绑带方式,坐下时屏幕难免会与桌面接触,尤其是打字的时候,担心屏幕划伤,而且感觉笨重得拿着它关了。
我一直以为微软在第二代产品中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但事与愿违。
第二代微软手环拥有更柔软的表带和曲面OLED屏幕,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舒适体验。
然而,正是因为屏幕变大了,如何找到合适的表带松紧度就成了一个问题。
如果太紧,转动手腕就会很痛;如果太紧,转动手腕就会很痛。
如果太松,手环很容易滑动,可能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这使得找到合适的松紧度比第一代更加困难。
当然,这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并且因人而异;缺乏防水。
虽然它具有基本的防水性能,可以在一米水下浸泡30分钟,但微软并不建议这样做。
因此,微软手环仍然不适合游泳等活动。
结论:微软手环2是在上一代基础上的改进产品。
这是真诚的,但也仅此而已。
与第一代产品相比,并没有革命性的进步,就像iPhone S系列的升级一样。
事实上,它能为消费者带来的功能和好处与其他健身腕带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比如 Fitbit Charge HR、Fitbit Surge、Jawbone UP3 等。
甚至这些产品在某些方面比 Microsoft Band 做得更好,而且它们的电池寿命更长;与 Apple Watch 相比,Microsoft Band 的优势在于内置 GPS 和睡眠跟踪。
微软手环的真正优势在于微软强大的软件服务支持和云端数据分析,以及全平台支持。
在我看来,如果微软Band 2的电池续航能力能够进一步提升,它还是会有很多潜在用户的。
或者,如果微软能够提供更实惠的价格,并尽快推出中文固件,相信微软Band 2能够取得非常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