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宣布试点以来,央行数字货币无疑成为了今年的“网红”,受到了全民关注。对于普通人来说,央行数字货币的到来,意味着新的支付规则的到来。有多少人了解央行数字货币?什么是央行数字货币的接受度?近日,北京商报财经调查组推出《央行数字货币调查问卷》,从公众对央行数字货币的认可度、生活便利性、应用场景等多个维度进行调研。实景。在1019份有效问卷中,共有532人知道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占比52.21%。726位受访者表示,如果未来央行推出数字货币APP,会被下载使用。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不仅是一件新鲜事,对老百姓来说也是一个新规则。你怎么看,目前我国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处于试点阶段,只是以红包形式发行。对于普通人来说,既是新事物,也是新规则。在“深圳发行”官方微信公众号中,我们可以看到央行数字货币试点的盛况。在本次限额5万人的试点活动中,共有47573名成功人士成功领取“礼享罗湖数字人民币红包”,使用红包交易62788笔,交易金额876.4万元。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央行数字货币红包使用具体分为“用户扫商户支付码消费”和“商户扫用户支付码消费”两大类,可支持罗湖3000多家试点商户深圳区使用。一些中奖的个人也给自己的数字钱包充值,充值消费达90.1万元。可见央行数字货币已经逐渐深入到寻常百姓家。从数据来看从问卷调查来看,公众对央行数字货币的认可度也比较好,在1019个虚拟货币中d问卷中,共有532名受访者了解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占比过半,高达52.21%。在获取央行数字货币信息的有效渠道中,新闻传播占比较高,达到60.75%。36.7%的人有兴趣主动了解。在一家金融科技公司工作的白领李杰(化名)从试点开始就一直在关注央行数字货币的动向。她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央行数字货币这个话题很火,我一般都会看一些网站,也有一些媒体朋友会在朋友圈发一些关于央行数字货币的链接,会多加关注。我认为未来央行的数字货币将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楼保安张磊(化名)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虽然不太了解,但听说过央行的数字货币,如果未来能在生活中普及,将会亦为百??姓之便民之道。”央行数字货币渐行渐近,将如何影响老百姓的生活?萨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晓睿表示,央行数字货币将主要用于小额和零售场景,在普通民众的餐饮娱乐、商超等零售消费中发挥作用。百货商店。随着央行数字货币研发和试点的不断加快,在问卷调查中,除了日常消费和日常支付两大场景的需求外,央行数字货币的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多。似乎拥有无限可能,460和520受访者中,585受访者认为央行数字货币也应应用于精准扶贫、金融补贴、公共交通等领域。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人工智能与变革管理研究所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刘峰表示,对于普通人来说,央行数字货币的使用不仅仅是在零售领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应该考虑央行的数字货币。经济的各个方面,例如公司工资、供??应链资金流动、跨境贸易等等。疑惑,说到“数字化”,就离不开电子支付的提法。五年前,我们还可以清楚地记得,绝大多数的超市支付还停留在现金层面,但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网上支付已经成为老百姓日常消费支付的重要方式。在问卷调查中,使用电子支付方式的人数比例高达76.25%,828名受访者认为电子支付更方便快捷。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电子支付在全球最为普及,而支付宝和微信两大支付巨头的加持,早已让“电子钱包”的概念深入人心。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最大的疑问可能是“为什么选择数字货币?”“数字货币与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有什么区别?”刘峰直言,“为什么选择数字货币?”这也是一个根本问题。央行数字货币提出的背景是数字中国战略下数字经济主题的直接结果之一。近年来央行数字货币的市场教育和多地试点应用,都是为了检验技术的成熟度,同时也考虑到未来央行数字货币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法律和商业问题。货币。但通过本次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受访者仍希望尝试接受央行数字货币的使用,对央行数字货币的认可度更高。“对于公众来说,数字货币可以理解为政府推出的一项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便民工程。因为是政府推动的,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央行的数字货币项目会有“在可信度和信息安全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更强大的保护,例如用户可以避免广告的入侵,避免个人信息被商业机构滥用。”苏小蕊说道。想试试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为降低疫情传播风险,电子支付代替现金交易成为人们的首选。小商人陈扬(化名)最喜欢电子支付。他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店内90%以上的顾客每天都使用电子支付,尤其是在疫情期间,电子支付方式也更加卫生。”陈阳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如果后续国家正式推出央行数字货币APP,肯定会优先考虑。”国家背书的数字货币肯定比第三方支付安全很多。信任感”。在问卷调查中,726名受访者也表示,如果未来央行推出数字货币APP,会下载使用,占比高达71.25%。但不同群体的市场情况不同对于偏远地区的老年人、数字弱势群体或不擅长使用智能设备的群体,838名受访者担心数字货币在交易生活方式上带来的不便,占比高达82.24%。刘峰进一步指出,对于老年人和拒绝使用智能终端的人群,央行数字货币应更多考虑非接触式、被动式支付方式,通过刷脸、指纹等方式便利这一群体的支付结算。-账户设置一定的规则,进行借记结算,方便老人,信息也同步给孩子。不仅要从支付环节去考虑和提升体验,还要从软件本身的色调、字体大小、人机交互心理等角度去考虑和提升。在苏小蕊看来,数字支付在经济发达地区普及率高,但在边远贫困山区覆盖率低。因此,央行数字货币的落地需要结合扶贫工作,深入到普惠金融的日常管理中。让更多的受众享受数字生活带来的便利。其次,与央行数字货币相关的研发技术和安全性能非常重要,需要稳步推广,向公众传达普及背后的安全原理,缓解受众的心理压力。北京商报记者岳品玉宋一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