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柴洪峰:移动支付成为金融创新的重要驱动力

时间:2023-03-21 00:00:26 科技观察

2016年7月27日,第二届(2016)中国普惠金融大会——移动金融服务时代在京召开。会议通过政策解读、趋势研讨、成果发布、产品展示、案例分享、合作交流等方式,全面展示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新成果、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打造创新服务树立普惠金融服务品牌,树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形象,大力推动我国普惠金融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银联常务副总裁、中国工程院院士柴洪峰出席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他认为,近年来,移动支付已成为金融创新的重要推动力。在人民银行等国家有关部门领导的关心下,在行业各方的努力下,我国移动支付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国银联始终坚持创新、合作、共赢的理念,不断以创新改变中国的支付环境。14年来,我们推动了国内支付环境从磁条银行卡向金融IC卡的转变。我们在移动互联网银联中把握时代脉搏,全力开发银联产品。移动支付生态系统。移动支付已经成为各种新兴商业模式发展的驱动力。互联网已经迁移到移动互联网。2014年6月,中国手机使用率首次超过电脑使用率。到2015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2015年,随着移动终端的不断智能化,向移动互联网迁移已成定局。以移动终端为导向的移动互联网孕育着巨大的市场机遇。二是移动商务的使用越来越多,各种商务活动也向移动终端迁移,移动支付、移动网购、移动旅游预订用户快速增长。移动支付已经成为各种新兴商业模式发展的驱动力,正迎来爆发式增长。我们看到,在移动金融、移动商户、线上线下整合营销等领域,涌现出了很多创新的商业模式。任何金融服务和商业交易都不能分开。支付完成了各种服务交易,也形成了移动互联网生态和支付技术的演进。为创新移动互联网,推动各类创新服务的发展,支付行业和其他行业的发展可以以技术为基础,向增值延伸,围绕支付构建开放的生态系统。金融IC卡的大力推广,为移动支付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良好的基础。截至2016年上半年,全国金融IC卡累计发卡量达23.8亿张,银联支持的POS终端超过570万台。接待环境和用户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用户体验已经成为产品竞争力的关键。移动互联网的竞争,也是用户体验的竞争。用户体验是移动支付产品的重要核心竞争力。作为移动支付服务商,需要专注于自己的核心服务和功能。通过迭代开发最大化产品体验,适应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和竞争环境。充分挖掘和嵌入各种应用场景,通过服务用户提升自身价值。银联移动三大生态圈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整个生态系统标准的发布和实施;无论是现场刷卡还是远程刷卡支付,体验都是最好的。近年来,银联立足我国支付行业发展实际,打造开放、合作、共赢的移动支付平台和体系。采用TE科技安全技术,依托发卡平台,以及用户端前置NFC的手机,NFCCM、HCE、TOKEN的产品形态,形成了近场支付的安全体系。银联支付标准化TOKEN是一项变革性技术。支付令牌化也是一项创新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不仅支持云闪付创新产品,还具备卡号、信息安全和支付交易安全保护双重功能。因此,我们认为这是一项变革性的技术。银联正在构建支付令牌化生态系统。目前是实现卡号在各种场景下的保护。目前,银联主要从制度、产品、规则、规范等方面开展工作。银联将从场景、对象、服务、产业链共同发展的角度进一步推进。银联的支付令牌化建设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是2014年支持TOKEN上线,第二步是跨行支持TOKEN。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基于TOKEN的云闪付以及线下交易的成功上线。第三步,支持海外需求。第四步是为发卡机构提供远程管理工具,下一步是利用银联现有系统提供更多服务。银联时刻关注国际最新安全支付动态,积极实践引导,探索采用令牌化HCE指纹认证2.0最新移动安全标准,不断提升移动互联网支付产品的安全性。长期以来,NFC移动支付面临着较长的产业链,但Android4.4主机卡模拟的是HCE模式。该技术允许非接触式终端访问NFC手机银行、手机钱包和其他客户端支付应用程序。银联通过对HCE技术的研究,与各合作银行合作,特别是在工商银行率先退出的HCE产品技术上,结合HCE技术、银联支付技术和TOKEN开发HCE产品,帮助发卡行快速落地、快速上线发展用户移动支付业务,为用户提供便捷、安全的发卡服务和支付体验,实现规模化发展。银联云支付平台为发卡行提供卡片生命周期管理、交易发行与更新、客户安全服务等服务。通过接入银联云支付平台,发卡行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加快HCE云支付业务落地生成。银联云支付平台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受理环境与现有非接触环境完全兼容;二是账户交易风险可控。三是开放平台容纳各方需求。四是用户使用方便快捷。HCE远程支付后期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基于HCE平台,通过移动互联网提供商和本地HCE手机客户端的交付,完成云支付卡的线上及上游卡交易,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此外,还可以叠加行业应用、网卡应用等增值产品。还可以结合线上营销和位置定位,实现线上营销推送、线下实体店消费、线上交易反馈的O2O闭环。银联致力于移动支付的安全探索随着移动支付终端的快速发展,移动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可见,Android系统潜在的安全隐患触目惊心。这些危险来自系统漏洞和传输通道。迫切需要保持警惕,尽快拿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解决当前智能终端的安全问题。银联一直致力于我国支付安全的探索。与各商业银行在银行卡安全方面的合作做了大量工作。经过多年的技术研究和实践技术,银联于2012年正式提出了银联TEE终端解决方案。该方案以TEE为基础,对当前市场环境的理解和对技术成熟度的理解,深入分析需求,不断创新结合多种、多种TEE集成和跨平台N3,TEE设计思路有效解决了现有的安全性和开放性并重的问题,整体技术可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银联TEE方案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一是技术先进。银联TEE创新提出多TEE集成、跨平台TEE设计思路,有效解决了现有终端操作系统安全性和开放性兼顾的问题。问题。2、规格保证。在前期技术研究和验证的基础上,银联TEE相关技术规范于2015年正式发布。3、测试方面,中国银联卡检测中心对银联TEE进行了测试认证,测试平台已经初步完成。4、专利布局方面,目前已完成银联TEE的专利布局工作,包括40余项国内外核心专利。银联TEE解决方案可与HCE、TOKEN、FIDO等现有多种支付技术有机结合,可为多行业、可信赖的应用提供完善的安全防护能力。支付方式更加多元化,支付安全水平也将大幅提升,有利于多场景金融安全支付的发展。通过HCE技术与银联TEE的有效结合,借助银联TEE的加减法和指纹验证能力,有效提升HCE应用的安全性,保障HCE场景下金融应用的安全。依托系统工程方法论指导,构建基于TEE安全基础和TOKEN标准化身份认证识别安全框架的一体化系统安全防护体系,支持大数据安全技术跨行业融合,打造基于底层硬件的安全体系安全、终端应用安全、场景安全,为平台安全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立体的金融安全保障。银联将致力于打造智能化、云化、高安全、高用户体验的移动支付产品体系。依托银联TEE安全技术,设计智能卡、芯片和运营商。覆盖云支付各类主流产品,通过基于云支付平台的非接触式移动应用规范、可信执行环境、集成技术规范等系列化标准,链接各行业相关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开放的移动支付安全生态圈,实现全行业互动合作共赢。通过吸收和应用新技术、新理念,更好地适应金融创新等创新商业模式对基础支付服务的需求,为银联卡持卡人提供最安全、最便捷的移动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