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护理机器人能否完全取代保健医生?

时间:2023-03-20 16:36:03 科技观察

研究表明,同理心和积极引导是医生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提高术后恢复速度、减少精神药物消耗的重要方法。但道理听起来很简单,光靠“吃药就好”这几个字,肯定达不到这样的效果。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来看,其原理其实非常复杂。积极的信息通常需要重复,有确凿的证据和高度针对性的表达场景。此外,理想情况下,沟通者既要权威又要富有同情心。虽然我们无法确定研究中正面信息最有效的成分是什么(样本量太小),但从结果可以推断,不满足上述基本要素的正面信息——包括针对性差和医生经验不足或同理心不足——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些发现如何为数字辅助咨询解决方案提供信息,从电话预约到“护理机器人”(负责提供医疗保健的人工智能机器人)?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护理机器人已经被提议作为一种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来满足英国及其他地区老年人口日益增长的护理需求。COVID-19疫情的肆虐加速了数字辅助会诊的普及。英国卫生大臣马特·汉考克声称,疫情过后,越来越多的患者不再愿意进行面对面的会诊。虽然现在的在线问诊跟护理机器人不是一回事,但背后代表的是同一种新的交互形式。而且,两人的出现还很短暂,缺乏可循的道德框架。使用积极的信息来帮助患者提出了技术和道德方面的新挑战。积极信息的某些部分(“服用这种药物,你很快就会感觉好起来”)可以通过手机、视频通话甚至护理机器人直接传递,但一些患者愿意相信,而另一些患者则持怀疑态度。对于后者,他们可能需要亲自去看主治医生,至少是通过视频,才会愿意相信这样的断言。研究还表明,这种权威感也与肢体语言密切相关。虽然护理机器人也能传达出一定的权威感,包括使用复杂的肢体语言来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劝导和引导,但与人类还是有很大的区别。适应数字时代这种依赖权威的心理绝非易事。研究表明,尽管数字辅助会诊看似无害,但它们与传统会诊截然不同(通常时间更短),目前很难判断其实际效果。同样,要在目标元素中注入积极的信息,掌握微妙的线索很重要,例如朝某个方向看,或进行有意义的停顿。研究表明,这些对于诊断效果非常重要。但这些线索在电话咨询医生时往往很难捕捉到,护理机器人也关注不到那么多细节。这些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伦理问题。如果数字辅助医疗咨询不能有效地传递导致更好护理结果的积极信息,它们就有可能违反帮助患者的基本道德要求。当然,如果未来的护理机器人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服务更多的人(毕竟机器人不需要睡觉),或许可以抵消部分负面因素。总而言之,我们需要对这一切进行伦理评估,目前的情况不适合急于推广机器人护理解决方案。对于护理机器人来说,这甚至可能成为它们是否合法,甚至是否存在的核心问题。如果同理心和关怀是有效传递积极信息的关键先决条件,我们必须确定护理机??器人是否具备这种能力。虽然机器人可以表现出表面的关怀和同理心,但潜在的含义是复杂的。同样,研究人员认识到这些伦理问题可能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呼吁建立一个框架来规范护理机器人的设计方向。对积极信息的研究表明,新的道德框架必须能够真正证明理解和处理复杂因素的合理性,例如影响、积极(和其他类型的)沟通等。只有这样仔细的分析,才能真正证明数字化辅助诊疗/护理机器人确实可以带来等同甚至超越面对面诊疗的实际效果。在某些情况下,护理机器人肯定会比人类医生有更好的表现(患者通常可以信任机器人,心理负担更小)。但无论如何,机器人和人类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更重要的是,我们并不确切知道这种差异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