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自然语言处理助力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时间:2023-03-20 12:35:33 科技观察

自然语言处理为世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将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如世界著名学者周海中教授曾说过:“自然语言处理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研究领域,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斗争中,各种高新技术有望“大显身手”,其中最突出的当属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无论是在抗疫一线,还是在社区管控、疫苗研发等后方,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作用都不容忽视。目前,全球已有多个研究团队利用该技术对抗新冠肺炎病毒。例如: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正式发布疫情预警的不是美国疾控中心或世界卫生组织,而是加拿大一个名为“蓝点”(BlueDot)的健康监测平台;早在2019年12月31日,它就向客户发出疫情预警,避免前往武汉等危险地区。该平台设计了一个疾病监测分析程序,使用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筛选65种语言的新闻报道,以及航空公司数据和动物疾病爆发的报告。这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初起到了监测作用。有关专家认为,只有真正认清现状,预判趋势,才能做出更加理性的判断,指导下一步行动。美国艾伦人工智能研究所近日发布了“新冠肺炎开放研究数据集”(CORD-19)的资源管理器和全文搜索引擎,并表示希望能够帮助人们探索该数据集和确定潜在的研究结果。该机构的语言学家DougRaymond博士说:“过去几年我们在自然语言处理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CORD-19等数据集的效用可能比几年前更大,因为现在我们有更多可用的工具。”近日,美国政府宣布联合发布CORD-19,呼吁全球人工智能专家采取行动,开发新的文本和数据挖掘技术,帮助科学界回答与COVID-19相关的高优先级科学问题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最近开发了一种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工具,可以评估新冠肺炎患者的病历、社交媒体和健康数据。他们带头努力寻找COVID-19的解决方案,方法是使用机器学习技术查看来自各种来源的数据和信息,包括患者记录、社交媒体和公共卫生数据。借助自然语言处理工具,他们还可以在线搜索新冠肺炎病毒的相关信息,了解当前的疫情爆发地点。此外,研究人员还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新型冠状病毒、药物和疫苗进行深入研究,包括临床诊治、流行病学研究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人员近日利用科技巨头阿里巴巴达摩院最新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开展了病历文本分析和流行病学调查,近期取得了初步成果。此外,达摩院的研究人员通过自然语言对回顾性数据进行处理,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对CT图像识别系统进行训练。可快速识别新冠肺炎图像与普通病毒性肺炎图像的差异,最终识别准确率高达96%。%。系统平均识别病例不到20秒,有效减轻医生压力;它还可以直接计算病变的比例,进而量化疾病的严重程度,大大提高临床诊断的效率。顺带一提,达摩院的StructBERT模型被评为全球最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系统。智能问诊系统可为患者提供在线问诊服务。它利用语义理解、情感分析等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通过问题预测、意图提问、分类识别、相似度匹配等方法,不仅可以回答哪些情况需要就医,还可以准确解答疫情防控动态进展、科普防护知识、谣言辨别等问题,支持人机协同、自主学习、会话指导等功能。例如,中国百度灵医智汇近期推出的“智能问诊助手”包括常见问题解答、标准化会前路径、在线医生问诊辅助三大模块。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赋能在线健康咨询平台和政府疫情防控。平台、互联网医院等第三方平台帮助他们直接为公众提供COVID-19在线科普和在线咨询,效率呈指数级提升。疫情爆发以来,形势越来越严峻;人们既要警惕新冠肺炎的传染,又要不断受到大量真假难辨的信息轰炸。但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以在疫情舆情控制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一方面,政府职能部门通过智能搜索,第一时间掌握舆情动态,分析公众关注的焦点,发布最科学、最可靠的信息。例如,借助自然语言处理,可以分析与新冠肺炎相关的社交媒体内容的交互和参与,收集“Covid-19”关键词/词的相关评论和帖子进行信息处理,分析人们的认可度或对官方的防疫措施和策略存疑。另一方面,自然语言处理可以帮助人们识别准确可靠的新闻文章,例如在防疫中采用重要的指导原则,加强和促进官方推荐,从而有助于安抚公众和稳定社会焦虑。自然语言处理可以帮助人们提取新闻要点,识别文章的情感甚至分析文章的可信度。这将在信息战场上粉碎“谣言”,促进舆论生态良性循环,为抗疫工作提供助力。由上可见,自然语言处理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大显身手,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抗疫工作将变得更加安全和高效。完全相信,在各国的共同努力下,人类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疫情,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