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实施难从全球范围看,宽带网络正在掀起新一轮信息化发展浪潮。许多国家已将发展宽带网络作为战略部署的优先领域。抢占新时期国际经济、技术和产业竞争制高点的重要举措。经过行业专家和运营商多年呼吁,我国终于在2013年8月将宽带确立为国家战略。《“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指出,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必须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发挥政府战略引领作用,完善政策措施。实施宽带中国战略,是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不过,韦乐平指出,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可能会遇到一系列问题。宽带中国不仅是工信部的事情,还涉及住建部、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等多个部门的事情、广电、财政部,以及各地方政府的理解。如果仅靠工信部来协调沟通,效率和效果会更大。大打折扣,极有可能相互推诿。“我们要像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团队一样,成立专门的宽带中国战略实施团队,调动各部门的力量,共同推进宽带中国的实施。”韦乐平强调。同时,要出台各项具体实施措施和配套政策措施,加快宽带中国建设进程。资金来之不易目前,全球宽带发展最好的前十个国家中,有九个国家直接提供资金支持宽带建设,尤其是在农村、学校等应用场景。“但是,在中国,到目前为止我们只看到了战略的坚定,还没有看到更多真金白银的投入和有效的政策措施。”韦乐平指出,我国宽带发展的主要瓶颈既不是技术也不是市场,而是在投入方面,资金缺乏成为制约我国宽带建设进展缓慢的瓶颈。魏乐平向记者指出,我国三大运营商的网络投入已占其收入的30%左右。与国际10%-20%相比,运营商早已背负着沉重的资金压力,继续依靠自身实力大幅增加投入已经不现实。更让运营商纠结的是,其宽带运营陷入了“增收不增收”的困境,投资回报率不成正比。韦乐平表示,在东部地区,FTTH的投资回收期一般在5年左右,而在中西部地区,这一周期将延长至10年甚至更长。在云南、贵州等偏远山区,100年内可能无法收回投资成本。因此,继续单纯依靠运营商加大投入,推动宽带普及是不现实的。“一般来说,投资回报期在十年以上的项目,难免会被市场抛弃。单纯依靠市场力量推动中西部地区宽带普遍服务已经不可能了,只能解决依托国家设立‘普遍服务基金’。”韦乐平说道。技术创新需加强韦乐平向记者指出,短期内,政策和资金是宽带中国必须解决的两大问题。长期来看,终端价格过高将成为中国宽带发展的第三大障碍。目前,ONU成本占FTTH端到端有源设备的95%。各地电信运营商普遍反映,ONU价格有待进一步大幅下调。不过,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这似乎不太现实。竞价“价格战”让设备厂商在ONU上无利可图。更严重的是,不少厂商“亏本赚”:每卖出一个ONU就要亏20元。“这就需要我们摆脱恶性降价竞争的不合理局面,依靠加强技术创新,特别是光模块的技术创新,从根本上改变终端价格居高不下的现状。已经有很多潜在的在这方面有价值的项目。新技术和新设备,如硅光子学和量子点激光器等。”韦乐平指出。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刺激了数据流量的爆发式增长,从100G到400G的过渡不会太久。虽然100G系统不会对目前的光纤提出更高的要求,但韦乐平指出:“400G时代必然需要超低损耗光纤,光纤铺设通常至少需要考虑未来20年的需求,也就是说,今天部署的长途骨干网中使用的光纤必须具备超低损耗的能力。”截至目前,业界只有康宁能够提供超低损耗系列的商用光纤,虽然国内不少光纤企业都在努力跟踪研发,但还没有发布实际成果,还需加大力度此外,我国虽然拥有全球最大的光通信产业链,但缺乏核心光电技术,仍需从韩国、日本大量进口,制约了FTTH的进一步推广。同时,韦乐平也给出了一些建议,比如在宽带中国的推进过程中,要避免陷入只有FTTH才是最重要的误区,根据各地区光纤资源和铜缆资源的比例,作为以及建设等各种挑战,可以因地制宜地选择FTTH、FTTB、DSL等不同的接入技术。另外,一定要高度重视ODN的质量,这是一个长远之计,否则后患无穷。“宽带发展这么多年,技术和市场已经不再是瓶颈,政策和资金是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韦乐平再次向记者强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