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12月以来,比特币持续上涨,从单价突破20000美元大关到28000美元大关仅用了十天时间。12月27日19:00左右,比特币突破28000美元/币,24小时涨幅达13%。就连币圈圈内人士也不否认,比特币价格的暴涨已经是一个大泡沫,但在全球巨大流动性的推动下,比特币已经成为了一个“刚性泡沫”。不过,与三年前相比,这一次却有些不同。“可能跟你想的炒作、炒作的原因不一样,炒作确实存在,但不是主要原因,直接原因来自于高净值和机构投资者的进入。”今年下半年,美国保险巨头MassMutual人寿保险公司和商业分析公司MicroStrategy等机构纷纷购买比特币;而在线支付巨头PayPal和新加坡最大的商业银行星展银行也相继宣布将推出加密货币支付服务,超过69亿美元的比特币上市公司持有。”OKExResearch首席研究员William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但早年,比特币等加密资产的溢价来源于“技术信仰”。在负利率资产扩张、全球流动性增加的今天,各行各业的玩家都将比特币视为“新黄金”。“能持续多久,似乎与流动性关系更大。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的涌入沉寂了近3年,加密货币近期卷土重来。除了比特币,其他加密资产也纷纷上涨。”要知道,美股从今年3月崩盘后的最低点上涨了近70%,而比特币从当时的5000美元左右飙升了350%以上,当比特币突破20000美元大关时,第一财经报道称,高净值个人和华尔街机构的进入是推动市场的主要力量,今天机构化正在上升,华尔街的许多传统资产管理机构仍在观望,但对冲基金已经例如,GuggenheimPartnersLLC是关注加密货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该机构最近表示可能会投资其5美元的10%。比特币信托中的30亿宏观机会基金。对冲基金巨头都铎琼斯(PaulTudorJones)也加入了比特币投资潮流。此外,不少上市公司也开始入局。比特币持有量统计平台BitcoinTreasuries的数据显示,目前上市公司持有的比特币超过69亿美元,为比特币市场带来了繁荣。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有一些受监管的信托产品与比特币和以太坊挂钩。据了解,一些受合规要求限制,无法直接投资加密资产的华尔街机构,已经开始通过此类信托进行布局。在此类信托中,灰度信托今年备受瞩目。例如,灰度比特币信托(GBTC)是灰度最大的加密数字资产信托产品。GBTC基金类似于ETF(交易所交易基金),但没有赎回机制,二级市场月锁定期有6次卖出。GBTC一级市场申购只对合格投资者开放。其三季报显示,其80%的客户是机构投资者(主要是对冲基金),因此是观察机构资金进场的一个很好的指标。GBTC的总持仓量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增长了58.3%,接近57万枚比特币,可见今年下半年开始大量机构资金涌入比特币。在负利率环境下,“博傻游戏”中的传统机构大量买入比特币。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今年全球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一方面,受疫情影响,未来一年全球经济复苏将放缓;另一方面,欧美央行纷纷推出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高金融市场的通胀预期。渣打银行此前提到,美联储、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总和已超过22万亿美元,我们正在见证二战以来最大规模的全球财政扩张。不过,这种扩大资产负债表的趋势可能会持续到2022年,因为债务负担太重,利率仍然很低,以免造成政府财政问题。在发达国家,疫情也导致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有机协同。“为了避免名义本金受损和追求更高回报的需要,投资者囤积现金的需求自然而然地演变成对黄金和比特币的需求,”William告诉第一财经记者,“MicroStrategy是一个典型代表,该机构CEO在今年9月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年均通胀率将达到20%,这将大大削弱购买力。持有比特币比持有现金风险更小。目前,比特币是让我们获得正收益资产的唯一途径。”不管通胀是否真的会上升,人们寻求资产保值和收益的冲动都在不断增加。目前,巴克莱全球美元名义市值负收益债券规模扩大至近17万亿美元,创今年新高,也是2019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贝莱德(BII)亚太区首席投资策略师鲍威??尔此前对第一财经表示,未来五年,主要发达国家的长期国债可能维持负利率(债务压力巨大),这将导致投资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也就是更多的资金会转移到权益类资产的配置等,当然,黄金这种非生息资产也是其中之一。今天,在很多人眼里,比特币也被视为黄金的等价物。Onchain创始人兼CEO达鸿飞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比特币在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退出了与法币的竞争,更倾向于在价值储备功能上发展。未来,比特币将更有可能作为储备资产的一种形式,类似于黄金。但是比特币和黄金的区别也非常明显。黄金凝聚了人类几千年来对价值的共识,而比特币基于密码学和分布式网络,抗审查,易于转移。成为数字化浪潮下重要的新生活。资产的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泡沫。达鸿飞表示,比特币确实有很多与黄金相似的特性。例如,比特币是一种通货紧缩资产,每年增长约4%,旨在到2140年放缓至零增长。黄金的生产率也一直很小且稳定,平均开采量略高于3,000吨每年,约占所有开采黄金的1.7%。但加密资产不仅仅是比特币,加密资产大军还在不断壮大。不过,第一财经也曾多次报道,比特币绝不是“黄金”,但在流动性盛宴之下,圈内人士认为,这场“愚蠢的游戏”或将继续。例如,比特币极高的波动性无法匹配黄金稳定的保值功能。比特币仅在2017年就上涨了13倍,随后由于更严格的监管从2万美元左右暴跌至3000美元左右。近两年,几千元的波动是很常见的。相比之下,今年黄金最大的闪电崩盘仅在50-100美元左右。据统计,比特币的价格波动大约是黄金的10倍,是股市的4到5倍。因此,比特币的避险性能远不如黄金。而且,比特币的交易价格多次出现惊人的溢价,比如买卖价差高达近9%,交易所价格比其内在价值高出40%等,这对比特币来说几乎是难以想象的。黄金ETF投资者。除了央行,银行、其他机构和散户都是黄金的持有者。“相比之下,比特币的持有结构不够去中心化,有时可能会出现操纵行为。虽然比特币也可以用于支付,但仅限于有限的场景。”上述币圈人士告诉记者,在流动性盛宴下,比特币一直被讨论为“博傻游戏”。区块链应用进入“祛魅期”与流动性驱动的加密资产盛宴相比,区块链应用本身正在进入“祛魅期”,这也与往年的“神化阶段”形成鲜明对比。此前,各界人士认为,区块链将被用于构建包括清算和支付在内的新一代金融基础设施。与中心化的信用担保机制相比,使用区块链可以降低成本。区块链的技术特点,如链上数据不可篡改、不可撤销等,可以在供应链、物流、溯源等行业发挥重要作用。但事实上,业内人士的共识是,传统金融虽然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但效率低下的原因往往在于合规和风控。另外,比如央行已经是一个有效的中心化监管机制,真正转向分布式去中心化是没有意义的。微软(中国)首席技术官卫青在10月份表示,“如果金融行业一定要用人工智能和区块链,你得加上前提,就是在什么场景、什么金融痛点,你需要用blockchain.chain;在什么情况下,还是要用中心化控制的数据结构,不可能全分布式,也不可能全中心化,关键看监管结构,监管内容,以及监管目标。”记者调研后还发现,即使在合适的场景下,区块链应用也存在实际挑战。比如在汽车物流供应链领域,各界认为区块链具有巨大的优势。从业者告诉记者,原则是整车物流的承运商很多都是个体户,卡车的通行费、燃油费、维修费、司机工资加起来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货运往往计费周期长,资金周转容易出现问题,难以继续拓展业务。以前,银行很难接触到这些运营商。一是贷款金额太小(几万到几十万元),二是很难对这些贷款申请进行专项调查。运营商也很难向银行提供应收账款。账户凭证、贷款提交所需的审计报告等。为解决这一问题,以“汽车供应链物流服务平台”为例,通过整车物流业务关联方的链上管理,汽车整车厂总物流承包商可在线下单、运单,各级承运人可在线交接作业凭证、结算凭证、发票等业务数据,实现上下游企业在线对账。金融机构可以根据记录在链上的业务数据为运营商提供金融服务。区块链相当于增加了承运人的信用,让银行敢于为承运人提供金融服务,普遍将银行贷款利率从15%到18%降低到7%左右,银行也触达了更多的客户.不过,“尴尬的问题是,我们不敢让太差的企业上链,未来好的企业可能会直接借钱给他们,区块链没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所以大家现在当到了行业应用,就没有当初那么火爆了。”另一家区块链科技公司业务拓展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可以看到,区块链应用的发展正在不断从“神化阶段”回归现实,而另一方面,加密资产仍在享受着流动性的盛宴。William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他们关心的是利润,而不是“比特币信仰”或“区块链革命”之类的感觉,需要注意的风险是疫苗推出后,疫情来了。逐渐缓解,随着经济复苏,货币政策将逐渐由宽松转为适度紧缩,届时机构投资者可能会抛售比特币,William认为,在此之前,比特币总体上会保持上涨趋势。当然,随着比特币的价格越来越高,市场波动会逐渐加大,不建议投资者加杠杆过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