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先了解这些概念,再说你了解物联网

时间:2023-03-19 00:19:12 科技观察

了解了物联网的技术矩阵后,才能对物联网行业的一些概念有更深入的了解。1、物联网的“信息门户”物联网中的大部分原始数据都是从边缘网络获取,经过一定的删减处理后,发送到“云端”(物联网平台和申请)。边缘网络中的各类终端将嵌入现实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外界信息的主要入口。当然,有些原始数据并不是从边缘网络导入的,而是应用公司、开发人员、专业人士等云端的信息系统通过云服务器的输入设备直接馈入的。严格来说,云本身不能产生物联网数据(它不具备感知物体的能力),但它具有计算能力和智能,可以从数据中提取信息价值,从而为其他系统或用户提供信息服务.二、物联网的信息入口主要分布在三个层次1、终端在终端层和节点层,边缘网络中的终端是物联网的入口。这里主要连接三类信息:物理世界的环境,通过配备“传感器”和“执行器”的终端与物联网进行通信;人(用户)使用各种用户智能终端或交互终端实现对“物”的控制;智能终端和智能设备具有自行连接物联网和获取服务的能力,无需人工干预即可与云应用服务进行信息交换。在这里,将形成一个消费生态。(注:消费者不仅指人,还包括可以利用物联网进行自助服务的智能设备)2、平台通过各种互联网接口和输入输出设备在平台服务层交换各类物联网信息.在这一层,物联网各个专业领域和其他行业领域的大量信息汇集在不同系统之间交互,是物联网信息的“集散地”。物联网系统或应用的开发者和运营者(包括各行业的技术人员)将利用平台服务来创新和运营物联网应用。在这里,将形成一个物联网开发商和运营商的生态系统。3、应用在应用层,物联网应用和互联网应用的特点基本相同。用户可以远程登录应用系统,操作和查看远程设备,采集环境信息,获取业务信息服务。在这里,它具有互联网的生态形态,由于与物联网的融合,将扩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在终端和平台层,大量的智能系统将成为应用层的用户,他们可以自主地使用各种物联网应用,自己完成业务交付,像一个有自我意识的演员一样,完成互联网和物联网的业务交易。和终端端一样,形成消费生态。和互联网领域一样,在物联网的(信息)入口处,会形成相应的各层产业生态,同时也会酝酿激烈的商业竞争,即“入口竞争”或“入口竞争”(在平台层和应用层,“入口”也称为“入口”)。但由于物联网的入口非常多元化(三层入口),任何企业都很难在某一领域实现完全垄断,入口生态需要开放的语言和共享的支持服务,所以企业除了竞争关系,还需要通过不断的协同合作,推动物联网公共语言体系的建立和服务标准的建立,从而形成健康的行业生态和分享入门价值。在物联网领域,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会非常微妙。3.物联网中的信息流向(见《物联网技术矩阵图》)总体来说,现实世界中各种“物”的信息首先经过物联网的入口,然后直接进入核心互联网或者通过边缘网络,最后到达云服务平台,这就是横向“端-网-云”的“汇流”。如上所述,信息是聚合的,具有典型的树状解构。物联网中零散的原始数据,将通过各种入口终端、各层网络不断聚合,最终到达云端。在物联网中,会产生大量的垃圾数据、重复数据、时效性数据、地域性数据。这些数据本身并不一定需要发送到云端;过度使用云资源。数据不是越多越好,也不需要完全中心化。因此,物联网不仅是汇聚信息的“网”,更是提取信息价值的工具。在物联网技术矩阵中,通过计算能力的无处不在的部署,可以形成自下而上的“终端-网络-服务-应用”的“价值流”。通过物联网技术,层层提取海量数据中有价值的信息,生成浓缩的“简报”向上传递,直至应用。智能计算能力的部署将成为普遍需求。在智能(计算)助力信息流动的同时,“信息聚合”和“技术向上结合”也将推动智能的演进和迭代。智能与信息相互需要、相互促进,将成为物联网发展的关键模式。智能化发展的方向是信息“汇聚流”与“价值流”的“矢量融合”。4.从技术矩阵了解物联网业务应用和环节专业机构和企业对物联网都有自己的解构(分层)方法。这些方法大多是从“信息流”或“技术组合”的角度分层的。他们对物联网的解构基本上可以映射到物联网技术矩阵上去理解。运营商和电信设备厂商发布的物联网层次:端(感知层)、管道(连接层)、云(处理层)、应用(应用层)。这种分层结构主要是指信息的“汇流”,但强调平台层(云处理层)数据聚合的价值。咨询机构划分物联网产业环节(8个环节):传感器(sensing)、芯片、无线模块、通信网络、平台(连接管理、设备管理、应用开发)、操作系统、智能硬件、集成应用程序。环节的划分主要是从业务产业链的角度进行分类,但从中也可以看出它与物联网的技术矩阵密切相关。在物联网行业中,每个环节实际上都是相关技术实现模块化、标准化生产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商业模式,包括物联网技术各个层面的关键部件。这些关键部件,从技术组合特性来看,它们所涵盖的技术往往具有高递归性(通用性强,产出量大,容易被其他技术使用,被大量先进技术复用)和复杂性(高技术含量)内容,制作过程复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芯片”,它是设备层中的关键部件。在物联网行业中,不同的组织或企业往往会提出不同的物联网架构。这些组织和企业对物联网的解读,一方面从自身的技术认知出发,另一方面会结合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对物联网进行解构,并展示在结合自己的技术架构来表达组织。行业和企业的需求。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的物联网技术架构,它基于自然的技术矩阵,通过组织内部技术人员的技术创新(组合)实现,进而信息流(汇聚流、价值流)、技术从结构、软硬件等,技术结构分层分段,方便客户理解。但是,如果你能理解物联网技术矩阵(自然层次),理解物联网技术的递归和语义特征,你就能理解各种复杂的技术结构。也正是信息技术的语义性,造就了“家家户户”丰富多彩的技术形态(建筑)。终端物联网具有天然的技术矩阵。在技??术矩阵中,底层技术是基于稳定性、标准和规范的,上层技术是灵活的、多态的、广泛的、复杂的。底层可以看作是上层的“硬件”。物联网技术有语义化发展的趋势,并帮助其他行业技术形成自己的开放语言:任何事物、过程或特性都可以通过物联网系统中的语言来表达,并可以用任何方式来表达。object这个感兴趣的智能设备来解释。“语言”需要“智慧”来编辑。现实世界总是善变的,难免会出现难以预料的异常情况。而且,“人”(开发者、运营商)也没有精力去照顾越来越多的联网设备。因此,物联网需要有自己的“智能”来处理海量数据信息(汇聚流),独立解决现实世界中的无数问题,满足社会的各种需求(价值流)。智能将具有“语言组织”能力,可以在物联网世界“畅所欲言”:通过编辑物联网语言,获取资源,自给自足,完成工作。智能系统或设备可以脱离人的直接控制,根据既定目标思考和探索解决方案,通过其他物联网服务扩展能力,具有像人一样独立生存和交流协作的能力(群体智能),实现更多雄心勃勃的目标。总有一天,物联网将是一个“跨物种”的“社交网络”,各种生物(包括人类和动物)和机器在其中进行线上线下互动。【本文为专栏作家汪峰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点此阅读更多该作者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