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据库前沿研究再次获得国际认可。5月17日,记者采访获悉,阿里云数据库团队2022年共有15篇论文被SIGMOD、VLDB、ICDE三大国际数据库顶级会议收录。这些高质量的顶级会议论文是阿里云数据库前沿技术研究和产品商业化服务形成的“飞轮效应”的最新例证。SIGMOD、VLDB、ICDE是公认的数据库领域学术地位最高的国际会议。收录论文代表了数据库相关技术的最高水平,也是未来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2022年,阿里云数据库团队的15篇论文将涵盖云原生、分布式、智能化、安全可靠、时序时空等数据库前沿研究方向。其中,8项来自阿里云和达摩院自主研发,7项来自阿里云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的联合研究。阿里云自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视前沿数据库技术的研究,并为此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达摩院数据库与存储实验室。过去几年,达摩院的前沿技术研究与阿里云数据库的产品商业化服务形成了相互促进的“飞轮”。前沿技术研究,确保数据库产品技术领先,为客户带来更多价值。客户遇到的丰富场景,推动达摩院在前沿技术研究领域不断取得突破。这种良性交互的“飞轮效应”体现在阿里云自研数据库产品PolarDB的云原生数据库技术创新上。PolarDB是阿里巴巴自主研发的云原生关系型数据库。采用存储与计算分离架构、软硬件一体化等创新设计。成本仅为传统商业数据库的1/10。在大量客户要求持续降低成本的背景下,PolarDB在业界率先实现了全新的架构——计算、内存、存储三层解耦,并首次实现了内存池化.这种架构创新可以帮助下一代云原生数据库显着提高性能和弹性,并显着降低成本。在自研技术和业务的推动下,以PolarDB-X为代表的云原生分布式数据库呈现爆发式增长。ICDE2022收录的一篇论文全面介绍了PolarDB-X的特点:支持数据动态分布到多个数据节点,提供快照隔离的分布式事务,多数据中心强一致性同步和分离下的弹性扩展计算和存储。收缩和多副本隔离下的HTAP等。PolarDB-X已于2021年10月开源。同时,在达摩院的技术加持下,PolarDB在产品能力上有了进一步的突破。今年被VLDB和SIGMOD录用的几篇论文分别介绍了达摩院开发的全加密数据库和航天数据库引擎Ganos背后的系统设计,以及数据库性能自动调优的智能能力。阿里云成为全球仅有的两家实现全加密数据库产品商业输出的云厂商之一。航天数据库引擎Ganos的加持,使得PolarDB数据库能够高效管理多维、动态、场景化的空间/时空/网格数据,更好地支持数字孪生城市等复杂的3D多模态数据管理场景。而且,达摩丰富的智能算法在数据库领域的深入应用,也让PolarDB等数据库产品具备了“自动驾驶”能力,方便客户轻松、智能、高效地使用。事实上,在类似的良性互动中,阿里云数据库也收获颇丰。学术论文方面,阿里云数据库团队在国际顶级会议上发表的论文数在过去几年不断创新高,从2018年的2篇增加到2022年的15篇;在技??术产品化方面,阿里云数据库已获得近千项专利,自研数据库具备存储计算分离、三层解耦、多主架构、HATP、Serverless、集成分发等创新能力,完全加密、智能和自主;在商业化方面,阿里云数据库经受住了双十一最严苛的考验,PolarDB创造了每秒1.4亿次的数据库处理峰值(TPS)记录;PolarDB、AnalyticDB、RDS等云原生数据库产品深度服务于全国医保信息平台、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等重大国计民生工程。阿里云数据库产品事业部、达摩院数据库与存储实验室负责人李飞飞表示:“阿里云数据库是达摩院依托的产品技术团队,这种独特的创新机制保证了阿里云数据库在技术上的领先——同时,阿里云数据库团队强大的产品化能力也保证了创新技术能够大规模落地,为客户带来越来越多的价值。”公开资料显示,阿里云拥有最强大、最丰富的云数据库产品家族,自主研发云原生关系型数据库PolarDB、云原生数仓AnalyticDB、云原生多模数据库Lindorm等云原生数据库产品技术等,可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链路数据管理与服务。2020年和2021年,阿里云作为中国唯一一家科技厂商,连续两年成功进入Gartner全球数据库领导者象限。目前已服务互联网、政务、零售、金融、电信、制造、物流等各个领域的15万客户。IDC最新数据显示,阿里云在中国关系数据库市场排名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