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工信部举行了“一带一路”建设启动仪式。国家“携号转网”官方服务提供。用户数量不变,符合条件的可自由选择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运营商。电信业务经营者不得干预用户自主选择。此前,携号转网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试运行。其中,天津、海南、江西、湖北、云南五省(市)已于2019年9月19日正式开通服务。截至11月26日,已有316万用户完成“携号转网”,完成“携号转网”1.8%。五省(市)用户总数。其余各省系统已于2019年11月10日上线试运行,截至11月26日,累计发放授权码11.2万个,协助7.2万用户完成口岸中转,占全国1/10,000用户总数。0.5,整体情况稳定。谈及试运行期间存在的突出问题,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长卢春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部分电信公司人为设置系统壁垒,非法添加便携设备。进出口条件影响用户体验和感知。反映出基层电信企业思想认识不到位,政策认识不一致,工作落实有偏差。二是执行补偿标准不合理。有用户反映协议期限过长,提前终止的补偿标准过高。三是系统运维不完善。部分用户反映移植转移后无法上网、无法充值、无法享受部分原有应用服务等问题。对于上述问题,卢春聪也指出,工信部将从多方面进行监管。一是加强对企业集团公司的指导和监督。11月12日,试运行首周,工信部组织召开全国“携号转网”监管工作会议,宣贯落实,并进一步强调管理规定中的“九不准”。三基础电信企业集团公司底线红线要求。11月22日,试运行第二周,工信部组织召开全国“携号转网”系统试运行分析电视电话会议,全面总结试运行情况,按各省市排名投诉率,并通报省管局和企业。要求企业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快整改和制度整顿。二是工信部设立“携号转网”专班。成立503人的全国联合监督检查组,由地方通信管理局副局长带队,三大电信公司省分公司分管副总经理任副组长,抽调直属支持单位和企业人员。对重大问题,加强督促检查,协调解决,督促整改落实。三是建立“携号转网”监测制度。指导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对全国电信企业“携号转网”系统开展持续监测,重点监测电信企业违规停机、中断系统服务、与用户不规范互动等行为。四是加强对“携号转网”服务标准的监督考核。对擅自增加办理条件、人为设置障碍、利用“携号转网”实施恶性竞争等行为,要求企业集团公司纳入省级企业考核,将作为考核今年工信部作风建设和整风工作的重点指标。相关阅读:中国移动实施四大举措正式提供携号转网服务。工信部总结“携号转网”试点工作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三点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