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APP主导流量,但随着轻APP的兴起,免安装、即用的优势赢得了大量用户的青睐,轻APP站稳了脚跟在流量市场。而且还在快速增长——毕竟“获取流量”是大多数App运营推广的主要任务之一。对于流量,可以说是各家公司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在2020HDC大会(华为开发者大会)上,我们发现华为快应用升级到了2.0版本,不仅为用户带来了更丰富、更便捷的场景流量入口,也为用户打造了更开放、更高效的开发流程。开发商。工具,其中小程序一键转为快捷应用的服务更是让人惊叹。下面就让我们来分析评测这款“流量触达利器”——华为快应用。1、什么是快应用?快应用的故事要从2018年说起。2018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一,互联网逐渐进入存量时代。在各行业都在寻找新的流量突破口的背景下,谁能打造出新的流量池,谁就拥有了互联网时代下一阶段的“话语权”。因此,在2018年,华为联合其他手机厂商推出了基于手机硬件平台的全新应用形态——快应用。简单来说:快应用使用前端技术栈开发,原生渲染,具有HTML5页面和原生应用的双重优势。用户无需下载安装,即点即用的移动服务。快应用类似于小程序,用户无需下载安装即可使用。快应用基于原生渲染,拥有与传统应用相同的应用体验,但比小程序更流畅。2、小程序一键转换为快应用快应用为开发者提供了便捷的小程序转换工具。这对很多互联网公司乃至传统公司来说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小投资,何不搞个新的流量池?这种“便捷服务”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在讨论快应用2.0的功能之前,笔者约了一位开发者朋友,使用华为的转换工具完成了一个小程序转换为快应用的测试。转换过程如图1所示:图1:小程序到快应用的应用流程图整体过程比较简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准备、转换和发布。其中,准备和发布阶段可按平台流程正常操作。下面主要说一下转换阶段的操作体验。1)打开快应用IDE,在欢迎页面选择“导入项目>小程序”,进入导入小程序的操作入口。如图2所示:图2快应用IDE导入小程序2)选择需要转换的小程序项目目录,然后配置转换后的项目信息。需要注意的是,快应用是后缀为.rpk的文件,需要转换的文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1、页面文件(如.wxml文件)2、逻辑处理文件(如.js文件)3.页面样式文件(如.wxss文件)4.脚本语言(如.wxs文件)在上述转换过程中,原小程序绑定的属性格式wx:统一转换为qa:,全局对象wx也将被转换为qa。完成以上操作,不需要太多的开发技巧,产品和运营的同学都可以做到。我们使用快应用IDE工具进行转换时,没有发生文件丢失,转换过程比较稳定。3)转换完成后,快应用IDE会为当前转换的快应用项目提供转换报告(transform.log文件)。报告记录了转换过程中js文件(代码)中暂时不兼容或转换不成功的代码语句,并清楚地显示出问题的位置。开发者可以根据以上信息进行处理和优化。我们这次测试,转换后的代码中错误语句较少,问题主要集中在小程序私有变量的调整上,相应的删除操作就可以了。快应用IDE提供了三种工具来帮助开发者调试和定位,包括Debug、Inspector和WebView调试工具。Debug用于js代码断点调试。Inspector工具可以查看存储和网络相关信息。如果小程序存在布局问题,可以使用WebView调试工具定位分析。运行入口如图3所示:图3快应用IDE调试工具Webview4)代码调试完成后,就可以进行相关的打包测试了。从提交正式包审核到完成上架,整体时间在24小时以内。通过这次体验,我们发现快应用IDE不仅有转换功能,转换后还支持大部分小程序功能。在具备一定开发技能的前提下,产品经理可以自行完成上述操作。这种便利性大大降低了快应用的入门门槛,提高了快应用的开发效率。对于很多渴望寻找流量突破口的企业来说,这是一个高性价比的新机会,尤其是快应用2.0所展现的强大的多场景可达性。3、多场景接入能力在HDC大会上,快应用专家多次提到快应用2.0版本涵盖了很多新功能和新场景,其能力开放全景如图4所示:图4快应用能力开放全景基于上图,我们对快应用进行了深度体验,得出以下结论:3.1多场景入口快应用是一款基于硬件平台开发的全新免安装应用。与手机系统深度融合,可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场景化体验。用户可以在华为应用市场、快应用中心、全球搜索、今日智能助手等渠道搜索并直接打开快应用。在本次快应用2.0版本中,还支持短信服务号码跳转到快应用。企业可以通过在相应的后台配置短信模块来推送相关的短信,如图5所示。图5短信服务号试想一下:用户可以直接点击短信打开相应的企业应用。这是否增加了公司的营销增长空间?3.2多终端接入目前,华为快应用可支持手机、平板、车载和智慧屏,未来还将支持个人电脑(基于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统)和智能手表,最终助力开发者开发一套代码,适配华为所有终端。随着5G的部署,更多的智能设备将接入网络。华为快应用支持多终端特性,可帮助企业快速扩大用户流量池,拓宽业务发展空间。4、快应用的未来快应用迭代的背后,是华为在手机领域的影响力从硬件向软件的延伸,也是自身应用市场地位的巩固。对于开发者来说,快应用的代码量只有Android原生应用的1/5(尤其是我们测评的小程序直接转为快应用,明显让人觉得操作门槛低,开发效率高).此外,快应用“多入口、多终端接入”的服务模式正在改变原有的流量运营方式。过去,大量的低端应用和小型应用受限于用户数量和宣传预算,得不到集中分发的流量。快应用“去中心化”的分发模式,结合用户多样的使用场景,提供丰富的流量入口,让用户更便捷地获取各类应用服务。在万物互联的未来,“免安装、小体积”的快应用将进一步凸显其轻量化、多终端分发的优势,加速全场景智慧生活的到来。交通格局的变化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