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互联网的普及虽然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其产生的安全问题也令人头疼。网络漏洞、黑客攻击、数据滥用等乱象频发,不仅危害个人合法权益,也危害国家安全稳定。在此背景下,为保障网络安全,一个新兴产业应运而生,并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网络安全行业是通过对硬件、软件和数据的保护,使网络系统的运行更加安全,提供更加规范的网络服务的行业。具体涉及网络安全设备、安全服务、安全软件和安全集成。.近两年,产业发展在国家的推动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的发展情况如何呢?网络安全威胁不断增加。与前两年相比,当前网络安全面临的挑战和威胁越来越大。迎来不断升级。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网络覆盖范围越来越大,网络边界正在被打破。网络匿名架构的支持和设备本身可能存在的漏洞,使得网络安全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和风险更大。大大增加。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以及人工智能、5G、生物识别、物联网等各类新技术的应用,安全风险进一步加大。一方面,新技术本身可能存在安全问题,另一方面,技术也可能成为网络犯罪的帮凶。在此背景下,网络安全治理的难度和压力显着增加。此外,数据流通的加速和内部人员的出现也相应增加了网络安全威胁和治理要求。基于此,现阶段网络安全行业的发展需求十分旺盛,但面临的挑战也十分严峻。在强劲的需求推动和严峻的挑战制约交织下,网络安全行业的发展可谓挑战与机遇并存。制造业发展持续提速,但总体而言,机遇仍大于挑战。俗话说,解决办法总是比问题多,面临各种新的网络安全风险和治理需求。近期,国家从政策层面给予大量关注、鼓励和引导,先后出台《网络安全漏洞管理规定》、《密码法草案》等,为产业发展提供顶层设计和法制保驾护航。在此背景下,行业企业也在不断加大对网络安全技术治理的研究,加大项目投入以扩大产业发展,从而推动网络安全产业的快速成长。根据工信部最新披露的数据,2019年,我国网络安全产业规模已突破1000亿元,2020年有望突破1700亿元,较2015年翻一番。总体而言“十三五”以来,我国网络安全产业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一方面,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另一方面,产业链条不断完善,产业基础能力稳步提升。此外,企业数量、领域覆盖率和技术创新能力均有明显提升。在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情况下,未来的产业发展前景值得期待。人才成为发展的关键当然,在我们看好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其中,人才问题最为关键和突出。目前,我国每年网络安全相关专业毕业生仅2万余人,行业缺口高达50万至100万人。实践型、实践型人才紧缺。除了人才短缺,人才分布的地域不平衡是另一个困境。据了解,当前我国网络安全人才供需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造成部分地区人才过剩,而另一些地区供大于求而且极度短缺。这种人才的地域不平衡,极大地浪费了人力资源,同时也导致了地区间差距的拉大。总之,目前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人才一方面是数量稀缺,另一方面是素质不佳。此外,分布严重不均,都阻碍了行业的快速发展。面对这些问题,或许需要从三个方面采取对策:一是通过政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二是通过校企合作加强人才的实践性。三是建立成熟的薪酬体系,避免不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