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人民日报:手机App广告烦人,让App清爽一下

时间:2023-03-18 17:40:35 科技观察

《 人民日报 》(2021-08-0906版)打开常用手机应用(App),开屏广告有关闭按钮;closetheopen屏幕广告后,界面变得干净清晰,打开速度也快了很多……近日,工信部又出现了诱导用户点击跳转、弹窗等违规行为广告关门难等问题。集中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手机APP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但同时,部分手机APP广告存在“弹窗信息标识几乎看不见,关闭按钮小如蚂蚁,页面伪装成遮天蔽日,诱导点击”等问题又黑又老”,这非常令人不安。这不仅降低了用户体验,还有可能侵犯用户权益。无论是在保护用户合法权益和隐私安全方面,还是在维护网络服务秩序方面,都需要加强治理。也正是因为如此,工信部的集中整治赢得了多方的喝彩。手机应用接入广告无可厚非,关键是相关操作必须合法合规。广告法第四十四条明确规定:“利用互联网发布、发送广告,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互联网。关闭标志以确保它们可以一键关闭。”《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第八条还规定:“不得以欺骗手段诱导用户点击广告内容。”去年3月以来,市场监管总局等11个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强调坚决打击手机APP、自媒体账号等虚假信息。违法广告频发、易发;直到去年10月,国家网信办发布了第一批手机应用弹窗广告乱象专项整治名单;下了很大功夫,治理效果显着。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手机应用屏幕弹窗信息用户投诉举报数量环比下降50%,误导用户点击跳转问题排名第三-派对页面同比减少80%。成果值得肯定,治理需要持之以恒。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注意力是一种稀缺资源。广告投放和流量变现已经成为很多APP赚钱的手段。一些商人在利益的驱使下,不免心存侥幸、冒险。这也是一些手机APP广告无法关闭或无法撤消的重要原因。同时,移动APP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APP从事广告业务活动和发布主体的方式不同,也增加了治理难度。治理移动应用程序广告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很长时间。一方面,增加系统供给,严格规范移动应用广告。例如,可以引入“黑名单”制度,增加违法成本。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用好技术来解决问题。比如,用好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精准识别监测移动应用平台广告,强化监管针对性。手机APP的刷新,不仅需要监管者发挥作用,运营平台也需要把广告的“内容”守好。用户在选择移动应用时,既有便利性的考虑,也有舒适性的考虑。因此,对于移动应用运营商来说,必须要有用户意识。只有赢得口碑,才能赢得市场。将用户权利、用户体验和社会责任扛在肩上并牢记在心,是企业实现长治久安的必然选择,也是移动应用赢得用户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