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圈6月11日报道三大运营商精心设计相关资费降费方案,最大化用户数据流量,或创造附加用户的流量消耗/需求,最终抵消单价下降的影响。如果可以的话,运营商可以延迟。5月15日,三大运营商响应要求,发布提速降费方案。中国联通表示,将全网移动用户数据流量综合单价下调20%以上。北京联通原有2G、3G移动用户升级为4G,宽带用户网速免费翻倍;%或者更多;中国电信承诺宽带单价下调35%左右。令三大运营商失望的是,这些措施未能令公众满意。中华网在线调查显示,83%的受访者对三大运营商的降费表示不满。根据对三大运营商营业厅的现场调查和采访,提速降费方案公布至今已近一个月,广大手机用户仍未享受到真正的体验。降价。除了中国移动表示部分业务7月后可以办理,部分业务只能五星级用户办理外,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官方客服人员似乎对手机流量价格一无所知自己公司提出的减量方案,其营业厅的工作人员也直言“一切还是按照之前的流量套餐”。有业内人士指出,手机流量资费下调可能会对三大运营商的收入造成一定影响,因此运营商会力所能及地推迟执行时间。三大运营商也对资费下调感到委屈。多位运营商表示,面对宽带建设的大规模投资,运营商短期内难以收回成本,目前面临资费下降。同时,必须完成利润考核指标。自然而然,三大运营商出台的提速降价计划只能是雷打不动。一方面要加大4G建设,另一方面要降低流量资费。对于运营商来说,今年可能是艰难的一年。自上月中旬公布“提速降费”计划后,港股三大运营商股价连续下跌。根据网上调查,公众对运营商的降价计划并不满意。不排除未来运营商会在舆论和监管的双重压力下公布进一步的降价计划,这将给ARPU值(每个用户贡献的平均收入)和收入带来压力。从一季度的结果可以看出,三大运营商的ARPU值在一季度继续下滑。有券商预测,今年三大运营商的ARPU值将继续下滑。对于三大运营商而言,由于4G的建设,行业资本支出将维持在高位。铁塔公司虽然可以减少电信存量的支出,但业务全面运营还需要2-3年时间。市场预计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将逐步增加其在铁塔公司的份额。但如果不能同步提高收益分成,铁塔公司的租赁费用将大幅增加,这实际上会拖累运营商2016年和2017年的利润。不过,在与《证券日报》记者交流时,一位证券分析师表示提速降费肯定会对运营商的业绩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的程度需要衡量。“比如,虽然降价了,但如果增加使用量,整体的价格敏感度肯定会降低。”而按照规划,运营商三年内投资不少于1.13万亿元。在收入和利润下滑的情况下,资本支出居高不下,将倒逼运营商加速向流量经营转型。倒逼运营商管理数据流量从运营商发布的降费方案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向流量管理转型的意图。三大运营商精心设计了相关资费下调方案,以最大化用户数据流量,或为用户创造额外的流量消费/需求,最终抵消单价下降的影响。例如,中国移动的10元1GB夜间流量套餐只适用于晚上11:00。买家不多,更何况之前大部分省份都有类似的夜间优惠套餐。又如中国移动7月推出的4G数据卡,2G50元,本质上创造了新的需求。另一个例子是无限语音和短信套餐。初始套餐费用为338元(包括3G?流量),这实际上为用户提供了额外的内容,同时尽量让Arpu(每位用户的平均收入)不下降。联通和电信一般是低速套餐(如2Mb)免费升级,高端宽带(20/30/50/100Mb)资费下调15%-40%。运营商期望消费者升级到网速更快的套餐,同时享受更低的资费,最终保持收入基本不变。事实上,过去一年的4G迁移进程已经带动了流量资费的下降。以中国移动为例,2014年移动数据流量平均单价为133元?元/GB(同比下降34%),主要是2G/3G的流量单价?用户相对较高,4G用户流量单价在50元/GB左右。2015年,中国移动力争2015年底前将流量综合资费下调35%,同比降幅没有明显扩大。市场预期已经反映了此次降价计划,因此维持对2015年三大运营商Arpu的预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