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疯狂开书!谷歌CEO巴德亲自揭晓,ChatGPT正式开战

时间:2023-03-18 16:10:59 科技观察

疯狂开书!ChatGPT掀起的飓风席卷了整个世界。这几天全民都在讨论ChatGPT。大家可以真切地感受到:ChatGPT真的很受欢迎。今早刷爆微博的ChatGPT眼看ChatGPT即将引爆下一代技术革命,全球各大厂??商都手忙脚乱!为了响应ChatGPT,他们已经被疯狂打开了。ChatGPT的火已经烧到谷歌家门口了。而隐忍已久的谷歌,今天正式发起反击!北京时间2月7日凌晨,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正式宣布,谷歌下一代对话AI系统Bard正式发布。在这样的时间点如此匆忙地发布,似乎谷歌两位创始人佩奇和布林柴火召开的一系列紧急会议终于有了结果。那么谷歌的Bard有什么了不起,让谷歌认为它可以与ChatGPT竞争呢?ChatGPT“同款”:GoogleBard对Bard的介绍还是从LaMDA说起。谷歌对大型语言模型的研究起步很早。BERT诞生于2018年,它的惊人表现仿佛就在昨天。毫不夸张的说,搞NLP的人都用过。2021年,谷歌推出MUM,比BERT强大1000倍,对自然语言和信息的理解能力更高。面对“对话式AI”,谷歌“编写AI”的先发优势终于发挥出来。凭借在建模和训练大型语言模型方面的丰富经验和技术积累,谷歌迅速创建了对话式AI模型LaMDA。其实LaMDA这个缩写是“LanguageModelforDialogueApplications”的直译。举世闻名的ChatGPT背后,是OpenAI打造的GPT-3.5。谷歌这次发布的Bard由两年前问世的LaMDA提供支持。可以说,Bard与ChatGPT的对决就是LaMDA与GPT-3.5的对决,也是Google与OpenAI这两个在大型语言模型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双雄之间的主战场。另外,本次发售巴德的LaMDA和轻量化车型。这种模型的规模比全身小很多,所需的计算能力也大大降低,可以让更多的用户快速试用并得到更多的反馈。毕竟对手OpenAI已经抢占先机,赶快出个“迷你版”来个熟悉的面孔试水比什么都重要。谷歌表示,此次发布只是一次小规模的内部测试,它将把外部反馈与自己的内部测试相结合,以确保巴德的响应符合基于质量、安全和真实世界信息的高标准。言下之意,大家快来用吧,用完了我们会继续修改的!Bard与Google搜索有何不同?通常,当我们使用Google时,我们正在寻找快速、真实的答案,例如“钢琴有多少个琴键”。然而,想要深入了解的人越来越多。而对于那些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巴德会给出融合不同视角的答案。例如:“钢琴或吉他比较好学,分别需要多少练习?”嗯,这时候的答案可能是:“有人说钢琴更容易学,因为手指和手的动作更自然……也有人说弹吉他更容易学和弦。”谷歌表示我们很快就会在搜索中看到AI驱动的功能。换句话说,Bard会将那些复杂的信息和想法提炼成易于消化的形式,以便用户可以快速了解并从互联网中了解更多信息。要点:向9岁的孩子解释NASA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的新发现。巴德:您9岁的孩子可能会喜欢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的这些最新发现。2023年,JWST发现一个绰号为“绿豌豆”的星系。而这个绰号的由来正是因为它们又小又圆又绿,像豌豆。JWST拍摄了超过130亿年的星系图像。这意味着来自这些星系的光星系穿越了超过130亿年才到达我们身边。JWST首次拍摄到太阳系外行星的照片。这些遥远的世界被称为“系外行星”。Exo的意思是“来自外面”。这些发现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对无限奥秘的想象宇宙的。据CNBC报道,除了在公共博客上宣传造势,皮查伊还在内部邮件中疯狂“殴打员工”。“下周,我们将招募每一位谷歌员工来帮助塑造巴德,并通过全公司范围内的特殊“狗粮”做出贡献。“我们期待着你们内在的马拉松精神提供所有反馈,更多细节将很快公布。这个“dogfood”其实是谷歌内部的“俚语”,意思是在自家产品推出之前,自己人是最先使用体验的。此外,皮查伊还谈到让外部用户使用相同的底层技术——LaMDA——通过API构建自己的应用和产品。”除了产品的发布和迭代,我们还有很多艰苦而激动人心的工作要做。我们一直以紧张和专注的态度对待这项工作,这让我想起了年轻时的谷歌。在So中,感谢所有做出贡献的人。”谷歌:我已经忍受你很长时间了,ChatGPT在过去几个月里出尽了风头。最近AI圈的大新闻几乎都是ChatGPT创造的。通过谷歌L3工程师面试,拿到18万美元offer;它还为以色列总统写了一篇演讲稿;并被学生用它写出了班上的第一篇论文,让美国教育界惊呼这个AI应该很快。迅速封锁;并参与撰写科研论文,激起Nature和Science的愤怒,发出民事命令禁止ChatGPT成为作者。看到ChatGPT如此火爆,大家心中都有疑问:谷歌到底在搞什么?谷歌长期以来一直吹嘘自己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者。2016年,皮查伊承诺要让谷歌成为“AIfirst”公司。正如Pichai在他的博客中写道:“六年前,我们重新定义了公司围绕人工智能的方向。从那时起,我们一直在全面投资人工智能。”时间回到2014年,谷歌收购了DeepMind,OpenAI是SamAltman和马斯克在2015年共同创立的,比较憋屈的是,基于ChatGPT的Transformer是谷歌最先提出的,经过几年对大型语言模型的隐蔽研究,很快随着OpenAI的ChatGPT一出,抢走了所有的风头,谷歌真想吐血。深度学习三巨头之一、Meta的首席AI科学家LeCun日前评价ChatGPT“没什么创新”,没错,Transformer是Google的发明,20年前,另一个深度学习巨头YoshuaBengio提出的注意力机制被Google用于Transformer,成为所有语言模型的关键要素。此外,HumanFeedbackReinforcementChatGPT使用的Learning(RLHF)技术也是谷歌DeepMindLab首创的,谷歌之所以早起晚追,是因为其战略布局过于谨慎。所谓“声誉风险”是指AI模型的训练数据集来自互联网,因此AI语言模型容易产生错误信息的错觉,显示种族和性别偏见和重复的仇恨语言。像Google、Meta这样的大公司,因为产品影响的用户太多,一举一动都会三思而后行,策略自然不会像OpenAI这样的小初创公司那么灵活。过度谨慎的结果是,谷歌胆子大了。人们将永远记住,2022年12月的那一天,是OpenAI的ChatGPT在大规模语言模型的历史上写下了非凡的一笔,让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压倒服务器与机器人聊天,而不是谷歌。事实上,在OpenAI推出ChatGPT之前,谷歌就已经拥有针对对话优化的大型语言模型,例如LaMDA和Flamingo。而谷歌早在2020年就推出了拥有26亿参数的端到端神经网络对话模型Meena,据说其效果比当时所有其他SOTA聊天机器人都更加合理和具体。然而,谷歌尚未将这些结果应用于任何产品。当时他们坚称,“声誉风险”不能由大厂承担。12月初,当ChatGPT刚火起来的时候,一些“爆料者”感受到了危机。谷歌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在线广告。谷歌广告团队前负责人SridharRamaswamy表示,如果ChatGPT继续如此流行,网民将不再点击带广告的谷歌链接(2021年,广告业务将被谷歌收入2080亿美元,占比81%Alphabet总收入的一部分。)然而,当时的谷歌高管仍然口口声声谈论“声誉风险”。但仅仅过了十天,他们的态度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紧急发布“红色代码”,指示多个团队应对ChatGPT带来的威胁。12月24日,据《纽约时报》报道,皮查伊让谷歌团队改变方向,“ALLIN”AI,这也印证了谷歌陷入了“创新者困境”。该术语指的是老牌公司难以采用颠覆传统市场的新技术或商业模式。然而,当更小、更灵活的竞争者进入并接管市场时,它可能最终导致老牌大公司的消亡。现在,ChatGPT终于把谷歌逼出了“创新者困境”。谷歌自己承认,该公司在将LaMDA背后的技术添加到其产品时选择了谨慎行事。事实上,谷歌内部对此也存在分歧。2020年,谷歌的人工智能伦理专家在一份研究草案中提倡谨慎使用文本生成技术。一些高管被激怒了。最终的结果是,两位著名的人工智能伦理专家蒂姆尼特格布鲁和玛格丽特米切尔被解雇。而LaMD背后的研究人员也对谷歌的犹豫感到沮丧。看到他们手中的技术在进入市场之前延迟了数年,他们中的许多人离开了公司,使用相同的技术建立了初创公司。这一切都在迫使谷歌停止前瞻和后顾之忧,加快产品的时间表。ChatGPT,加法是最后一把火。忍不了,不用再忍了很显然,谷歌并没有打算将自己搜索引擎行业“老大哥”的地位让给别人。据统计,谷歌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必应只有微不足道的3%。今天,它推出了Bard,正式对抗ChatGPT。不过,值得玩味的是,Pichai并没有宣布将Bard整合到搜索引擎中。在他展示的例子中,底层人工智能技术被用来增强传统搜索。对于那些没有统一答案的问题,谷歌会综合反映不同意见的答案。Pichai还表示,谷歌计划通过API为开发者提供底层技术,就像OpenAI为ChatGPT所做的那样,但Pichai没有提供具体的时间表。微软和苹果都坐不住了!微软措手不及,谷歌被迫出手。当然,微软也不甘示弱。在皮查伊公布了自己的聊天机器人“巴德”后,微软随即“放出”消息称,将在次日举行“大发布”——采用OpenAI技术的Bing。没过多久,OpenAICEOSamAltman就在推特上发了一张与微软CEOSatyaNadella的合影。可以说是“表达”了这个事件与OpenAI有关。根据上周发出的邀请,微软举办此次活动是为了“与SatyaNadella等人分享一些激动人心的项目的进展”。而谷歌CEO亲自公布竞品“巴德”的这波舆论攻势,显然让微软措手不及。之前要求参赛者保密的“限制”,在谷歌铺天盖地的宣传下,立马解除了。微软内部人士表示,该公司计划使用更新版本的GPT(据称是GPT-4)为用户提供搜索答案,正如此前报道的那样——《ChatGPT整合到Bing中,向谷歌宣战!微软联手OpenAI引爆The搜索引擎革命”。就在上周六,与ChatGTP集成的Bing短暂起飞。虽然才几分钟就神秘下线了,但已经有网友尝到了滋味。在此之前,微软已经凭借ChatGPT取得了一场漂亮的胜利,赢得了先机。不久前,微软宣布再向ChatGPT投资100亿美元!ChatGPT将被整合到微软的Bing、Office全家桶、Azure云平台、Teams软件等的消息之前就已经传过了,全都炸了。苹果连忙跟上微软和谷歌,一旁的苹果似乎有些坐立不安。据彭博知名记者MarkGurman报道,继OpenAI、谷歌、微软等一系列AI产品发布后,苹果将于下周在其总部召开(原定)年度内部人工智能峰会。类似于WWDC大会的AI版,但仅限于苹果内部员工。此外,本次线下活动将在史蒂夫·乔布斯剧院举行,同时向员工直播。可以说,基本上重启了疫情前举办媒体活动的方式。不得不怀疑苹果在未来的公开产品发布中是否也会采用这种方式。硅谷巨头一马当先,而Meta似乎原地踏步,保持沉默。之前小扎花了360十亿美元,还是没有把元宇宙弄出来,但他在12月表示:Meta将在明年继续开发元宇宙。最近ChatGPT如火如荼,Meta却毫无动静。而最新的消息是,Meta的RealityLabs去年在VR和AR上亏损了137亿美元。难怪LeCun每天都迫不及待地在Twitter上蹦蹦跳跳。各大厂商迫不得已。早就有人预测,有外媒发文称ChatGPT将各大厂商一个个逼到墙角。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石是由谷歌、Meta、微软等大公司奠定的。然而,现在,有进取心的小型公司正在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将AI带给大众,这让巨头们措手不及。几天前,《华尔街日报》对6名现任和前任谷歌和Meta员工进行了匿名采访。ChatGPT关注度的激增也给像Meta和谷歌这样的科技巨头施加了压力,让他们不太关心安全问题。此前,微软的Tay和Meta的Galatica由于内容有毒或不准确而被迅速下架。然而,2022年,我们见证了AIGC元年的诞生。尤其是在OpenAI发布ChatGPT之后,生成式人工智能干掉谷歌的声音此起彼伏。相比之下,各大厂商的工程师不得不面对自己苦心研究的新技术无法作为产品发布的挫败感。为此,很多大牛纷纷跳槽到像OpenAI、StableDiffusion这样更灵活的初创公司,而另一些则干脆自己创业,比如Character.AI、Cohere、Adept、Inflection.AI、InworldAI。而随着谷歌、Meta等大公司开始争先恐后地追赶OpenAI,那些曾经的批评者和伦理学家将越来越受到冷遇。一位前谷歌AI研究员表示,从提供一系列直接链接到源材料的答案到使用聊天机器人给出单一、权威的答案,这将是谷歌内部许多人感受到的巨大转变。紧张的。“现在他们可能认为这对他们的核心业务构成威胁,所以也许他们应该冒险。”毕竟,在ChatGPT发布后,也许谷歌意识到它从这些模型中赚钱的方式已经改变——它可以是一种消费产品,而不仅仅是为搜索或在线广告提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