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呼和浩特联通多项宽带套餐被指非法捆绑

时间:2023-03-17 22:35:47 科技观察

中国IDC6月24日报道:近日,本报收到读者反映,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选择联通宽带业务,必须捆绑固话电话或者手机卡,每个月还有保底消费。在很多社区,居民只有中国联通一家运营商可供选择。记者调查发现,内蒙古通信管理部门曾明确要求,电信运营商在推出宽带套餐时,必须单独提供宽带业务供用户选择。专家分析,捆绑通话、强制消费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属于霸王条款。4种宽带资费均包含绑定附加消费的固话卡或手机卡的欠费,宽带将被停用。这很麻烦。现在我每个月都要交两部手机的钱,话费也用不完。”日前,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某联通营业厅,市民王先生拿出两部手机,无奈地对记者说。在呼和浩特,王先生的烦恼并不孤单。市民郭女士也为新家安装宽带“头疼”。郭女士向记者提供了一份呼和浩特地区的联通宽带话单。虽然账单上有4种宽带包年,但无论选择哪一种,都必须安装固定电话。在此基础上,用户若绑定3G手机卡,固网不收取月最低消费46元;如果用户没有绑定3G手机卡,固话必须有最低月消费10元。也就是说,用户除了正常的宽带费用外,每年还要多交一笔话费或手机费。在呼和浩特市区一家大型联通营业厅,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郭女士提供的资费正是目前呼和浩特市联通执行的固网宽带资费标准。记者还了解到,宽带绑定固话或3G手机卡后,即使用户按时缴纳宽带年费,只要绑定的固话或3G手机卡在因欠费关机,宽带无法继续使用,需待固话或3G手机卡缴费后方可重新开通使用。记者通过中国联通客服电话确认,除上述四种宽带包年套餐外,并无单独的宽带资费方案供用户选择。管理部门表示,要提供单独的宽带资费方案,严禁电信企业向用户强行捆绑销售。经营者涉嫌违规。关于宽带安装和收费问题,记者致电中国联通内蒙古分公司。工作人员解释,联通此次推出的是多种套餐服务,用户可以随意选择,并非捆绑消费。但当记者询问为何不为用户提供单独的宽带服务时,工作人员询问了记者的联系方式后表示:“这个问题我不是很了解。还得请示领导才能回答。”但截至记者发稿时,该公司尚未作出回应。据内蒙古自治区通信管理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张晓静介绍,内蒙古通信管理局严禁电信企业向用户强制捆绑销售。“我们在推出固网宽带产品套餐的同时,还必须提供单独的宽带资费方案供用户选择。”张晓静表示,如果用户在办理宽带业务过程中发现该公司存在强制捆绑、搭售的行为,可以向内蒙古自治区电信用户反映。投诉向投诉受理中心反映,有关部门对发现的违规行为一定会查处。对于记者反映的联通宽带装机问题,张晓静表示,下一步他们会进行调查。如果情况属实,应该属于违规行为。据介绍,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通信管理局多次对个别企业强制宽带捆绑销售问题下达责令整改通知,限期整改。大部分企业都能够及时整改。不过,业内人士透露,由于通信监管部门处罚力度有限,为数不多的罚款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仍是“不痛不痒”。切片安装,用户别无选择专家指出,绑定手机保证最低消费,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这位女士说,“我也咨询过其他公司,他们的宽带不需要和手机绑定,但我小区只能装联通的宽带,其他宽带进不去。”据了解,在呼和浩特范围内,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是固网宽带市场最大的两家运营商。运营商往往是分区的,而且大多只有一个运营商进驻一个区域,导致部分用户在申请宽带时无从选择。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3月底,内蒙古电话用户总数达到2938.2万户,普及率达到118.4部/百人。据专家分析,近乎饱和的手机用户增长缓慢,企业需要不断拓展业务市场。于是,企业利用垄断优势进行捆绑销售。北京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协会常务副会长邱宝昌分析,从技术角度看,加装宽带可能依赖固话线路。在这种情况下,要求用户安装固定电话无可厚非,但不应规定保证消费。强制交易、捆绑消费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于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规定。“你不能用我们的,你要用,就得付出这么多,这其实是霸王条款。”国家统计局内蒙古调查总队消费物价处副处长郭松分析,“某一地区的网络部署资源由一家公司控制,消费者无法选择其他运营商,有时他们会选择其他运营商。”就算知道自己处于劣势,也无能为力。”专家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市场竞争不充分,邱宝昌建议,在不浪费资源的情况下,一个小区可以有多家运营商供居民选择,通过充分的市场竞争,这种霸王条款将逐步终止。